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海绵”赋能教育 生态润泽未来
- 时间:2025-04-24 11:05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新河湾小学操场
新河湾小学航拍图
新河湾小学航拍图
新河湾小学节点成效图
在校园的排水图纸上,雨水总是被红笔圈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雨水常被视为亟待排走的“负担”。而甘肃省平凉市新河湾小学却以“海绵城市”为笔,将这份“天赐之水”谱写成绿色的教育诗篇。这所占地81.18亩的学校,不仅是平凉市优化教育布局的重点工程,更是一座投资1731万元、采用PPP模式、以海绵技术“精心雕琢”的生态教育学园。透水铺装如大地的呼吸孔,下沉式绿地似自然的蓄水囊,雨水调蓄池则化身隐形的生态银行——整个校园仿佛被赋予生命,在吐纳之间完成水系的轮回。当孩童的脚印与透水砖上的雨痕重叠,当科学课延伸到雨水花园的观测点,这里的每一滴雨水都成为生态教育的载体,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可持续发展的深意。
“海绵”为基
重塑校园生态基因
平凉市新河湾小学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它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一座会“呼吸”的生态校园,让雨水成为资源,让自然成为课堂。
项目位于平凉市崆峒区,选址于该市海绵城市第20排水分区,毗邻新河湾生态集中连片区,从规划之初便遵循“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原则。校园内85.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65.8%的污染去除率,不仅是技术指标的体现,更是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生动诠释。
技术赋能,构建全域雨水管理体系。校园道路与广场采用透水铺装,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雨后地表无积水、行走无湿滑,既保障安全,又促进雨水下渗。7600平方米的下沉式绿地和30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通过植草沟串联成生态网络,似绿色海绵般吸纳、净化进入其中的雨水。500立方米的调蓄池则成为雨水的“智慧中枢”,中小雨时蓄水灌溉、暴雨时削峰排涝,实现“弹性调度”,让每一滴雨水都物尽其用。
有机融合,打造功能与景观兼具的生态校园。项目绿化摒弃“奇花异草”,精选水杉等耐水淹植物,搭配色叶和开花植物,形成“花开三季、绿荫常在”的景观。这些植物不仅适应本地气候,日均吸纳雨水0.3立方米/平方米,更以自然之美,潜移默化地传递生态理念。
蓝绿交织
构建活力生态网络
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场生态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分区治理,打造科学雨洪管理体系。校园依地形划分为三个汇水分区,雨水通过透水铺装、下沉绿地和雨水花园逐级消纳。楼间活动区以透水混凝土铺装,搭配砾石盲沟,既引导径流,又成为学生观察水流规律、探索自然的天然教具。运动场周边设置生态草沟,将雨水引入调蓄池,实现“慢排缓释”。
场景赋能,让生态触手可及。雨水花园不仅是调蓄设施,更被设计成露天的“实验室”:学生可观察植物净化水质的过程,在植草沟旁记录雨水流速,甚至参与雨水灌溉劳动课。透水铺装上印制的生态知识图标、下沉绿地旁的科普展板,把抽象的海绵理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
放学时分,常有孩子蹲在透水砖旁,好奇地观察雨水消失的过程。在这里,排水设施变成了认知自然的窗口,雨水管理转化为人与土地的对话。项目用实践证明,当生态思维融入校园的每个细节时,教育就会自然发生。
水润校园
孕育绿色教育沃土
海绵校园的价值,远超工程本身。它是一本立体的生态教材,更是一座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
项目建成后,校园彻底告别内涝困扰,透水铺装率41.85%、下沉式绿地率37.25%等指标均超规划要求。雨季时,调蓄池可削减峰值流量30%,年回用雨水超5000吨,满足60%的绿化灌溉需求。同时,学校开设了以海绵城市为主题的课程,组织雨水净化实验、生态观察日记评选等活动;成立“雨水利用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设计简易雨水收集装置;校园文化墙以漫画形式解读海绵原理,雨水花园旁的“生态小剧场”则成为环保剧展演基地;学校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家长、市民参与雨水花园维护,让生态理念从校园渗透至家庭与社会。通过一系列生态实践,让环保意识扎根童心。平凉市新河湾小学的海绵实践,不仅重塑了校园的生态肌理,更播撒下绿色发展的种子。
清晨,阳光穿过水杉林,照在蓄满雨水的调蓄池上,整个校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会呼吸,会思考,更会教育。当学生蹲在雨水花园旁观察植物的生长,当教师用调蓄池蓄水浇灌劳动基地的菜畦,当市民在开放日赞叹“会呼吸的校园”……这些瞬间,都在诠释一个真理:真正的教育,是让知识与自然共生,让成长与生态同行。这座海绵校园,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着一场关于可持续未来的启蒙教育,为城市培育着一代敬畏自然、敢于创新的未来公民。
平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平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供图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