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公告>>

提升历史建筑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据报道,为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通知,面向社会招募历史建筑修缮志愿设计师。其职责为义务服务或指导历史建筑所有人编制历史建筑修缮设计方案、协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等。

  历史建筑是承载着城市记忆、民俗风情与时代印记的“活载体”,保护既需要专业技术支撑,也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共情与珍视。笔者认为,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设计师,有助于打通“专业保护”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壁垒,进一步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度,让保护工作变成“大家的事”。

  志愿设计师队伍能为历史建筑保护注入多元力量。他们中有深耕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能为修缮方案提供技术把关,避免出现“过度商业化”或“简单仿古”等问题;有熟悉本地历史的文化爱好者,能在资源普查中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让修缮不仅“修其形”,更能“续其魂”;也有年轻的设计从业者,用新鲜视角将历史元素与现代生活需求结合,让老建筑既能保留风貌,又能适应当代使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公众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当志愿设计师走进街巷、与建筑所有人沟通修缮方案时,当居民在普查中了解到自家老宅的历史价值时,一种“共同守护”的责任感会悄然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守护者。

  要让志愿力量真正发挥作用,还需配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可针对志愿设计师开展专项培训,明确历史建筑修缮的技术规范、文化保护要点及本地历史脉络,确保专业服务的准确性;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志愿设计师、建筑所有人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让方案设计既能符合保护要求,也能兼顾建筑所有人的合理需求。

  袁 渡

上一篇:助力构建集成式一体化监管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