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河道与城市发展有机共生的上海新实践

  ——《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解读
 

   作者:丁艳彬

  历时2年多,2018年12月,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的《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面向社会公众公示征询意见。

  2018年8月,上海市委书记、总河长李强明确提出,要实现上海水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兑现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新形势下,河道建设和整治不仅关系到城市面貌的提升,更是彰显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关系民生、以人民为本的城市精神。河道及沿河陆域环境整治不仅是上海建设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更是重塑城市空间,落实生态文明、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

  这是一次主动转变“治河”理念、秉承“绣花功”要求的创新实践,完成了对上海河道历史沿革、现状和规划情况的梳理。《导则》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指导,其目标和理念与“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高度契合,提出了城乡河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的思路和方法,着力凸显治理理念创新性、内涵人文性、功能形态生态性,为全市水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河长制提供技术指导,致力形成河长制的上海特色,将上海打造成令人向往的国际生态之城,将河道治理工作做成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典型实践案例,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民心工程。

  

  打造 令人向往的 国际水城、美丽水乡

  上海是一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河网密布,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的特点。根据《2017年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2017年,上海市拥有河道43253条、总长度为28714.47公里,湖泊39个,河湖总面积为620.92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达到9.79%。

  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水环境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必须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突出强调、统筹谋划。要确定目标、综合施策,全力以赴打好综合整治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时至今日,上海各级河长已经就位,全市中小河道治理将由攻坚战转入持久战。

  追求卓越之路充满挑战。望眼全球,要成为全球化时代中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塑造具有文化魅力、生态价值、景观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河道与滨水岸线将发挥极其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标“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目标,上海河道规划与建设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导则》由此应势而生。《导则》秉承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为先、安全为重、人民为本、文化为魂”的规划建设基本思路,落实“水陆统筹、水岸联动、水绿交融、水田交错”的基本原则,开展上海市河道及沿河陆域规划、设计、建设等全周期研究。《导则》将为各级河长、湖长及相关管理者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指引,为市民提供更多水清岸绿、活力四射的河道滨水空间。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规划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导则》规划理念实现了由“主要重视安全保障”向“全面构建复合功能”转变,总体内涵由“生产、生活基本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功能”转变,统筹范围由“水域本体”向“水陆统筹”转变,设计思路由“水利工程设计”向“整体空间设计”转变。参照国际大都市河道及沿河陆域发展建设经验,未来上海河道将满足“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韧性;满足复合功能,保障城市安全;延展公共空间,容纳公共活动;展现景观魅力,传承地区文化”等多元要求。

  打造理想河道,从何入手?《导则》明确了“生态之河、安全之河、都市之河、人文之河、创新之河”五大目标理念,提出了生态保育、岸坡稳定、复合多元、延续风貌等19项规划导引及91条设计策略。

  千方百计为百姓打造宜人的亲水空间

  《导则》鼓励河道开放可达,强调因地制宜,依据河道所处的功能、区位等要求进行差异化引导。对公共活动型和生活服务型河道,积极开辟和改造绿地、亲水平台等,最大限度开放滨水空间;对生态保育型和生产功能型河道,宜进行景观、生态改造,适度开放两岸空间。

  结合国际大都市定位,《导则》对塑造城市空间品质提出精细化要求。沿河建筑群落要富有韵律,新建的建筑应充分考虑精致度、景观性,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借鉴全球先进色彩规划管控的做法,上海河道也将分类分区落实色彩引导措施,根据河道自身情况,选取影响因子,依据重要性排序,叠加研究后划示色彩分区,并与上海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相衔接,划定色彩管控分区。

  都市之河还将增加创意、商业等复合多元功能,鼓励进一步增强滨水空间周边底层建筑的公共性,与室外公共空间产生互动。

  打造水清岸绿、自然生态的河道

  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之河,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三大分目标之一“生态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河道治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既要“水清”也要“岸绿”。《导则》提出从多渠道提升水质。在中心城区,普陀区朝阳河通过沿河排污口封堵等举措,水质基本达到五类。 《导则》还提出生态保育的思路,通过模拟自然河道的走向形态,保持、恢复河道蜿蜒特性,以生态化改造、驳岸绿化重塑河道生境。

  从总体布局来看,《导则》将河道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底线,将锚固以河道为依托的市域生态空间,加强河道两侧生态空间的保育、修复和拓展,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同的角度加强水系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控。

  

  传承延续城市文脉底蕴的载体

  保护历史文脉,河道和建筑、街道一样是重要载体。为凸显上海“江南水乡,枕水而居”的风貌特色,《导则》提出要延续和彰显乡村聚落与水系相互依托的特色肌理,保护和延续街巷、建筑与水系形成的空间格局关系。

  在历史风貌区域,将深度挖掘并增补风貌保护河道,保护或恢复风貌保护河道原有的风貌特色和空间尺度。针对河道沿线的历史遗存,深度挖掘拓展保护对象,活化利用,同时保护和修复古桥、水埠、码头等环境要素。

  针对全市范围的河道,《导则》鼓励增设满足市民生活和文化需求的各类配套设施,并依据滨水空间组织都市休闲和民宿生活活动。如,组织水上旅游线路,加强游船、码头、陆域交通统一规划,组织丰富多元的水上活动。如果是历史风貌型河道,鼓励还原和展示水岸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比如茶馆、食肆、商铺等,以及塑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

  守住安全底线,创新实现方式

  打造生态、都市、人文之河,一头连着安全等基本功能,另一头连着理念落地实施。

  河道设计的前提是满足安全功能。《导则》明确从完善网络、护岸设计等方面保证安全底线不放松。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实现愿景需要创新手段。《导则》提出了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在机制创新方面,为深入贯彻 “河长制”,落实市区联动、水岸联动、上下游联动、干支流联动的要求,《导则》倡导因地制宜,实施“一河一策”,建立适合上海中小河道的评估机制。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导则》创新提出了对全市河湖水系采取“指标管控”和“空间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倡导引入新技术手段、智慧运营,对河湖进行综合施策。

  《导则》本身不具备法律的强约束力,如何将“倡导”落到实处?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政规划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将以河长制为重要抓手,明确设计内容与标准,牵头组织开展河道污染现状调查,鼓励各方共同参与河道及沿河陆域的设计与改造,协调各方诉求,解决其中具体问题;突出多规合一、河道及沿河陆域评估指标体系、河道及沿河陆域规划建设方案等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河长统筹领导下的部门间协同管理水平,鼓励引导所在区域居民和街道社区等公众力量参与河道运营维护;建立建设、激励、协商、资金保障、项目储备、动态更新等综合保障机制,最终实现“河长(常)治”。

  理念转变案例之一: 苏州河上的昌平路桥 都市之河的精细化体现

  昌平路桥是联系上海老闸北与老静安的天然纽带,是闸北、静安两区“撤二建一”后首推的重大工程。新静安区“苏州河一河两岸”的规划研究成果中将昌平路桥定位成一座景观性的交通要道,因此十分重视该桥的景观设计。经过多轮专家评审,确定将昌平路的桥型定位为“平桥”,一跨过河,并且将梁底标高从6.5米将降至5.7米。

  随后抓紧进行桥梁景观设计,以文化性、景观性、原创性为创作目标,结合静安区一河两岸规划,充分考虑人文元素,并力求桥梁设计切合主题,彰显上海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做出了若干备选方案。经专家评审确定了最终的景观方案——“苏河之眼”,其形式新颖活泼,现代感强,在断面布置上将人车分离,为行人创造了良好的观景休憩空间。

  

  理念转变案例之二: 青浦区朱家角镇 历史保护和传承演绎的典范

  朱家角是“由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传统江南水乡古镇,自然地理环境、古镇空间布局、建筑、街巷、河流、桥梁等历史环境要素及发生在其中的传统生活,形成了朱家角“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特征。

  尚都里休闲广场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由5位国内知名设计师参与设计,地处古镇风貌保护区核心位置,处于古镇保护区、老镇保护区、老镇协调区3个板块交汇处。

  水乐堂由谭盾与日本矶崎新工作室联合打造。将老宅改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艺术空间,通过引入循环流动的河水,将室内外空间连通,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

  专家点评——

  惠及城市人民和城市未来的福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

  经过将近两年的协调工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水务局共同领导编制了《导则》,这是国内城市率先编制的河道规划设计导则。此前,上海市已经编制了街道规划设计导则、街道精细化设计导则,是指导城市道路和河道规划建设十分重要的标准。上海今天仍然有4.3万余条河道,其中有226条骨干河道和86条风貌河道,为此,也专门编制了风貌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导则》图文并茂,不仅指导建设,也涉及绿化和景观塑造,具有可操作性,易于理解,因此也利于管理、实施和保障。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水的哲理,上善若水,孟子赞美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水是普遍的自然现象,是生态,是保育,是生命。水滋养着城市,是知识的源泉,是城市的形象。水对于生态建设,维护城市安全,传承城市文化和拓展公共开放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河道就是为了城市的人民,也是为了城市的未来。

  

  体现上海“开明睿智”的城市精神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设计规划分院院长 徐国强

  本次《导则》的编制是上海在河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更是“河长制”上海特色的体现。《导则》集合了我们多年来对河道的思考和期望,《导则》的编制引起了全社会对上海河道及沿河陆域这个空间多方面内容的讨论,得到了来自各级河长、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设计师、上海市民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充分体现了上海“开明睿智”的城市精神。《导则》由始至终都贯彻了规划理念、总体内涵、统筹范围及设计思路四方面的转变,针对不同类型的河道(段)、风貌区内的河道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引导。以朱家角水乡古镇等地区为例,在“人文之河”中提出“保留现有街巷、房屋与河道形成的肌理脉络。邻水房屋应满足防汛安全要求,应保留风貌特色而无法满足的,应制订应急方案,可利用建筑后方道路、地方等保证区域防汛安全。”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