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乡>>城乡风采>>

阜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辽宁阜新是2001年12月国家批准的第一个转型试点城市。转型十年,阜新经济社会脱胎换骨:地区生产总值由当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预计460亿元,年增15.3%;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3%,比转型初期提高13.3个百分点……

  这些成绩放在发达地区,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曾极端贫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数字背后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同类城市和地区借鉴。阜新转型实践证明:依靠体制机制优势,完全可以用较低成本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岁末年初,哈气成冰。走辽西北,看阜新“转型”。

  总投资245亿元的大唐集团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如火如荼施工;金风科技阜新生产基地风电设备年产值实现30亿元;德尔汽车转向泵公司占国内同行业市场达20%;鲁花花生油阜新公司年销售额20亿元……“阜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值得外地客人一看的项目。”当地干部说。

  十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阜新初步完成从单一产业结构到多元发展的转变。2001年转型之前,煤电工业占工业比重达76%;而目前,农产品加工、煤化工、新型能源三大支柱产业三足鼎立,液压装备、氟化工等六个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多元产业格局已形成。

  “经过十年转型,阜新已走出困境,夯实基础,进入跨越发展的新时期。”阜新市委书记潘利国说,“站在新起点,在经济转型试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争创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部署,正从‘试点’向‘示范’迈进。”

  煤电一条腿走路,走到无路可走;依靠现代农业走出阵痛期

  阜新取意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这个1940年建市的辽西北城市,曾是共和国的工业重镇: “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阜新即有三个煤矿和一个电厂项目,有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州露天矿和发电厂。

  2001年底开启的这场马拉松式的艰难转型,是逼出来的。

  因煤而立、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50年间,阜新累计生产原煤7亿吨,发电2000亿千瓦时,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

  辉煌过后是阵痛。进入21世纪,挖了一辈子煤、发了一辈子电的阜新人,忽然发现城市无法维持了,日子无法继续了。

  到上世纪末,国家对阜新的投资88%集中在煤电行业,城市人口55%以上为煤电系统职工和家属。21世纪初,阜新矿务局20多万在职矿工中,有一半下岗;当时,全市下岗失业人员达15.6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45%!

  海州煤矿退休职工王国贤回忆,当时4个儿子先后从矿上下岗,孙子孙女们吃喝拉撒,还要上学,“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

  转型之初,产业结构极度单一,缺乏发展后劲,是最大的困难。单纯靠煤炭这个资源注定走不下去了,而就业、吃饭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怎么办?

  阜新土地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因此,现代农业成为当时决策者选择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主攻方向。

  在“是转型还是后退”的争议声中,不到两年时间,阜新全市建起10多个以安置矿区下岗职工再就业为主的农业园区和50多个专业小区。阜新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普通工作人员均到各地招商,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50多家,包括河南双汇、内蒙古伊利、沈阳辉山乳业等,很多企业当年投资,当年生产,龙头企业安排近8000人就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又有一大批下岗职工重新找到工作。2002年当年安置就业和再就业4.15万人。

  “现代农业可以解决就业,但不可能强市,更不可能实现阜新经济转型这个历史任务。”阜新一位老干部说,“但客观地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也许是尽快走出阵痛期的最好选择。”

  “绿色”产业,绘出阜新新未来;多元发展,撑起阜新新格局

  十年转型,阜新产业经济依次走过黑黄绿三种色调:从转型之前的依赖煤、电,到转型前5年单纯靠现代农业走过难关;继而,靠风电、煤化工及相关链条这些更具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最终绘出“绿色能源之都”的新蓝图。

  一花难独放。没有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突破,经济要素本就缺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难以单兵突进。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搭建平台至关重要。

  进入“十一五”时期,阜新转型迎来重大机遇:中央出台“振兴东北”战略;“沈阳经济区”吸纳阜新,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突破辽西北”,并着力帮扶阜新。借着这些东风,2006年,阜新明确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供应基地、新型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即“三大产业基地”的目标。

  寒冬,车行在阜新空旷的野外,白雪皑皑,荒草凄凄,北风拍打着车窗,一派北国风光的壮美。不远处,屹然矗立着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像一排排身着白衣的健壮士兵。

  地下煤炭有限,地上风能无穷。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下,风能丰富的阜新引来了华能、华润等八家央企和十几家地方风电企业,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如今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180万千瓦,占辽宁全省的45%。按照规划,十年后,阜新将崛起为一个闻名全国的千万千瓦级别的风电之都。

  风电上马,风机装备制造产业随之兴起,大金重工、金风科技等多家制造企业落户阜新。风机制造、风场建设成为阜新新经济增长点。

  煤化工产业,是阜新经济转型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阜新地处辽宁、内蒙古交界,辽宁缺煤,内蒙古富煤,却外调困难。而巴新铁路(锡林郭勒盟巴彦乌拉镇—阜新新邱区)建设通车后,大量煤炭进入阜新,为阜新发展煤化工产业和火力发电提供了条件。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支持下,阜新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正式列入国家规划。

  2010年3月,大唐国际总投资245.7亿元、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在阜新正式开工建设,这是阜新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大唐煤制气一期力争2012年底投产,将向沈阳等城市输送优质天然气,缓解沈阳经济区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局面。

  2008年,辽宁提出“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突破辽西北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阜新在“三大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发展液压装备产业、氟化工产业、板材加工产业、皮革加工产业、铸造产业、新型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从谋划到初具规模仅三年时间,累计新开工项目688个,竣工投产项目367个。如今,六个产业集群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0%。”市长齐继慧说。

  从单纯经济转型迈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

  入冬前,浙江来阜新投资的一个机械加工企业,想招工500名,结果却招了不到100人,只好求助于市政府有关部门。

  阜新转型十年,昔日就业难,如今招工难。转型前,失业率最高时超30%,目前登记失业率为3.9%。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7平方米上升到23平方米,成片棚户区不见踪影……民生大为改善,这个十年前被列入全省“最不稳定的地区”,社会和谐度明显增加。

  “十年转型,阜新的最大体会和亮点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与转型发展同步推进,尽最大程度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潘利国说。

  对于转型之难,阜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忠林深有体会:“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阜新转型试点要破解的不仅是发展问题,还有民生和社会问题,也有遏制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没有到过老阜新的,难以想象阜新当时的生态之差、环境之困、生活之苦。

  2001年,阜新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仅有146天,到处烟尘灰霾;居民区沿矿而建,棚户区总面积接近500万平方米,占辽宁全省1/3多,人均住房不足7平方米,居住条件、环境恶劣,甚至上厕所都排长队;基本公共设施匮乏,无大型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城市人口的25%,农村人口的55%属于特困,城乡群众极度困难。

  转型十年,阜新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与转型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从2005年开始,启动了全省面积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突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15.3万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生活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新邱区益民街道棚改新区居民刘炳恒和老伴,住上了近60平方米的楼房,每月还领2600多元的养老金。刘炳恒说:“以前住破平房,冬天取暖是个大问题,连上厕所都头疼,都不知怎么过来的。”

  阜新市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就业和再就业的实名制登记制度;通过责任状对每个部门、每个地区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按月考核、按季通报、年终总评,将考核结果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惩。10年来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64.1万人次。

  随着转型的深入,全市民生保障各项事业全面开花。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4万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五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100%。“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历时5年基本完成,帮扶城乡贫困群众30余万户次,扶贫、开发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7.17万人次。对低保对象在冬季取暖费、住房动迁、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每年仅为低保家庭减免取暖费达2000万元。

  十年转型,阜新站上一个新的起点。2011年,阜新决策者自我加压,提出创建“转型示范市”的新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完成经济转型任务,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把阜新城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阜新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那种迷惘绝望的心态没有了。现在全市干部群众精气神足、心气顺,人人想干事业、思赶超、求跨越。对转型期的城市来说,这是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阜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强说。

  “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不仅要追赶先进地区,还要补偿历史的欠账,面临着补课和赶超双重压力。”齐继慧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阜新改革中遗留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全面完成经济转型试点的任务还很艰难;但依靠转型十年取得的经验,有‘阜新速度’和阜新精神,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2011已然隐去,2012已经走来。冬日正午,雪花仍在飞舞。

  离开阜新,在城外高速,回望这个站满了脚手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找寻十年前她不堪回首的困窘,哪里还有多少影子?十年后,这个城市无论怎么发展,也许都不是奇迹。
 

(责任编辑:zx)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