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城乡>>城乡风采>>
从“新”出发 向美而行
- 时间:2023-11-07 18:4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唐徕片区兴仁巷
如黛贺兰山倾心守护,似霖黄河水尽心滋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依托城市体检,坚持问题导向,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破解出行难题
形成交通疏堵“银川模式”
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少影响,银川市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及加快城市更新行动重大机遇,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交通环境为切入口,靶向施策解决“城市病”问题,提出系统治堵“3103”总体路径(3个策略:需求管理策略、制度完善策略、交通供给策略;10项措施:8项工程措施、2项管理措施;3个阶段:近期、中期、远期),科学谋划实施改造立交节点、打通断头路、改造慢行绿道等82个“交通疏堵6+N”工程,形成了一套合理方案,打造西北地区科学治理交通拥堵的高质量样板。
截至目前,新增市政道路约50公里、慢行绿道约80公里,城市道路实现交通拥堵指数下降20%,路网密度达到5.8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标。
化解百姓愁盼
旧居新颜温暖千家万户
作为推动城市更新、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银川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十心实事”,按照“内外兼修、改管并重、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着力破解“四老一差”(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困局。目前,2023年全市6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
创新实施“三合三并”(合小并大、合乱并整、合块并片)工作法,老旧小区拆违整合成效显著。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庆区唐徕片区有3个社区、20个小区。银川市按照“跳出小区看小区、跳出小区管小区”的思路,大力推广街区制,对规模较小、无物业管理或产权单位代管、相互毗邻的老旧小区“拆墙并院”,采取“三合三并”工作法,实现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物业管理共建共享。改造过程中,建立“1+2+X”网格治理团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由社区委员、网格员、热心居民代表等组成工作专班,凝聚工作合力;创新“4+3+1”群众需求问需体系,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以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的方式,多元协商处置各类矛盾;盘活小区及周边存量资源,合理规划停车泊位380个,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4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245个。
因地制宜适度突破政策,“住”变“商”增添业态新活力。银川市将小巷作为小区文化的延伸,从建筑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入手,打造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整体“套装”。唐徕片区兴仁巷特色街巷围绕“新枝长在老城里”的改造理念,街道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保留已完成“住改商”房屋现状。同时,拆除小区原有围栏,允许居民利用原有住宅土地性质的房屋进行商业活动。结合兴仁巷整体业态风格,对完成“住改商”的所有商铺门头牌匾、侧招等进行统一规划,在挖掘原有老唐徕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基础上,植入与老唐徕文化相适应的工业风国潮文化,打造一条以老唐徕街区和国潮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街区。
盘活国有资产
文旅新地标激发消费新活力
2023年9月26日,以“凤凰”为核心主题、以银川文化为依托的夜游新地标——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正式开街,这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沉浸式、体验式文商旅综合体的一次转变和更新。
为加快盘活国有资产、唤醒商业活力,银川市采用设计、招商、运营一体化招标的思路,通过企业自筹与申请国开行贷款,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文化旅游与现代酒吧、演艺、餐饮等深度融合,带给游客沉浸式体验。改造升级后,“夜食”“夜购”“夜游”等多样化夜间休闲消费进一步延伸街区消费链条、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实现了新旧业态双轨同行、齐头并进。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