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公告>>

安徽发布传统建筑修缮技术指南

  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在进行保护的同时,如何修缮才能维持其原有的风貌,使其焕发蓬勃生机?近日,《安徽省传统建筑修缮技术指南》发布,旨在规范传统建筑保护修缮,保障传统建筑安全,保护传统建筑地域特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坚持“三不”原则

  根据指南,应按照“价值优先、抢救濒危、应修尽修、关注宜居”的原则确定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对象,评估传统建筑的现状,确定修缮工程类别,制定保护修缮方案。传统建筑保护修缮要做到“三不”:不过度修缮,不拆真建假,不以次充好。

  指南要求,制定合理的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方案应遵循外观风貌完整性、价值要素真实性、结构安全性和适应利用性原则,确保建筑不倒,保护价值要素。如果建筑外观风貌受到严重影响或损坏;建筑价值要素已损坏或存在损坏风险;建筑结构损坏,影响安全使用;建筑设备设施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建筑存在漏水、腐朽、反碱、返潮、虫害等情况,应制定保护修缮方案。

  分类保护修缮

  按照相关要求,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方案可分为轻微修缮工程、一般修缮工程和整体修缮工程三类。

  对于整体保存状态较好、承重结构的梁柱枋等良好、价值要素没有损坏、屋顶轻微漏雨、墙体有轻微裂缝、局部存在残损等,可定为轻微修缮工程。应根据现状问题,制定修缮施工措施和工程清单,不需要设计修缮方案,可委托地方传统工匠直接进行修缮施工。

  对于整体保存状态一般、承重结构的梁柱枋等需要加固、价值要素局部损坏、屋顶局部漏雨、墙体有裂缝倾斜、基础局部沉降、局部残损严重等,可定为一般修缮工程。应根据现状问题、价值评估等,制定针对性修缮方案。对工艺复杂的,应进行修缮设计;对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制定结构加固措施。

  对于整体保存状态较差、建筑主体倒塌严重、价值要素损坏严重、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可定为整体修缮工程。应根据现状问题、价值评估、结构安全评定、功能需求等,编制修缮设计方案,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适应性改造、性能提升、安全防护等内容。

  保留地域特征

  指南提出,应保护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符合周边环境(主要街巷、重要公共空间、视线通廊等)的保护控制要求。应保持外观特征的风格、色彩、体量;具有地域特征的清水墙、石墙等应保持原有的砌筑方式、砌块尺寸,优先采用原有的砌块和勾缝材料;沿街立面、主要立面宜保持原有的形式和材料;设备管线敷设应进行隐蔽设计,其位置、尺寸、颜色与外观风貌协调。

  传统建筑以天井、庭院、合院为基础,应保持主轴线上院落、庭院、天井、正房、厢房的平面及空间格局、形态特征。应保护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装饰构件,不得改变其原有特征。破损严重或缺失的装饰构件应按留存样式补配,新换构件应与留存的老构件协调并具有可识别性。对于具有较高价值的浮雕、彩画(绘)等,应采取原状保存的方式和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破坏和延缓侵蚀速度。

  同时,传统建筑内应配置灭火器,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装置。替换或新增构件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原建筑构件的相应性能。加装电梯时,非外部扩建部分加建的电梯,高度不应超过传统建筑原高度。

  安 建

上一篇:海南海口印发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导则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