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规划成果>>
运用统筹学理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与城市实践
- 时间:2024-08-09 09:02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杜 栋
“统筹”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表述为统一筹划。从管理的视角看,统筹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整体考虑、全局协调的原则下,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内的各种活动、资源等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和运用,以达到合理、高效的目的。今天看来,统筹的思想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而且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统筹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思维模式,其思想渊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统筹思想的基础上,统筹学逐渐被提出和研究。统筹学是华罗庚教授总结提出的,他把科学的统筹思想同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结合起来,称之为统筹法。后来又提出“大统筹,理数据,建系统,策发展”的设想,使之成为一门学科———统筹学。本文基于统筹学的相关准则,探讨区域和城市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主体、客体、环境相统一
统筹学并不局限于客体系统,而是以客体及其相关主体和环境构成的统一体为筹划对象。所以,无论是区域现代化,还是城市现代化,都应从其自身禀赋出发,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入手,仔细分析其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
● 把情况搞清楚是前提
从区域和城市层面看,不仅要考虑本地的情况,还要弄清与本地相关的情况;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某一方面的情况,还包括总体情况;不仅是静态的情况,还有动态的情况等。要对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找出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有奋斗目标,才能把推进现代化的步子踏稳。
● 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应该明确的是,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较,“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遵循,是其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标准。各地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各方面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统一认识、凝心聚力,把各方面的创造热情激发出来,把全社会的发展活力释放出来。
人群、时间、空间相统一
统筹学是以人群、时间、空间的统一为核心来确保实践贴近现实。可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统筹,而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统筹。统筹首先要做计划。在计划方面,统筹法仍不失为统筹学的基本方法。可以说,统筹法是基于一切安排最终要落实到时空上的,要通过时空的安排去实现,其本质是一种进度计划方法。因此,无论是区域还是城市,都要立足实际,绘好蓝图,做好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规划。
● 从时间维度看
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我国的发展是“并联式”发展,也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叠加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时空特征意味着现代化发展周期的缩短,同样的路程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走完,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行进速度。发展时间的压缩要求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而较高的经济增速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所以,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对于区域或城市而言,各地的情况不一,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但无论如何,高质量发展理念都是应该要遵循的。
● 从空间维度看
我国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联动,各地竞相发展、活力迸发,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以江苏省为例,苏南、苏中、苏北如何竞相发展、协调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某一城市而言,如何处理好新城区和老城区的关系,让新城区和老城区都展现现代化的美景,是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者必须做好的大课题。
相容性与事业取向相统一
统筹学突出协调作用和相容意义,讲究价值取向和对策取向的匹配,从而使筹划对象实现相容性和事业取向的统一,即筹划的方案真正切实有效。这实际上给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该遵循的“路线图”,也指出了实施的策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于区域和城市而言,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区域和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为解决阶段性发展的难题而走向贫富差距过大,甚至是两极分化的道路;不能只搞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相容性要求我们注意协调,强化协同。既要注意空间上的不平衡,也要注意内部要素的协同。区域经济和非均衡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选择战略重点地区进行突破,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所以,中国式现代化仍需做好区域协调、城乡协调。
以区域来看,现代化是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协同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就城市而言,不能为了新城的现代化,而不管老城的现代化,要在城市更新上下功夫。城市有城区和郊区农村,谈城市现代化要兼顾城乡,要做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走向现代化。
成功、优化、良性循环相统一
统筹学是以成功、优化、良性循环相统一的准则来确保筹划的整体价值合乎人们日趋完善的期望。效用至上,即要切实以实践成功为第一需要,坚持优化服务成功的原则。要切实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和因素,促进其构造体系的良性循环发展。
前面指出,统筹科学作为综合管理思想,是以“事业—效用”的体系来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通常管理人员或有实践经验的人,对统筹概念都有大致近似的理解,自觉地将这种综合思想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以说,统筹思想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级决策之中。
需要强调的是,要追求成功,就要实现良性循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是优化方法,也是针对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统筹的方法论要点。
区域和城市实现现代化是艰巨的使命和任务,每个区域和各个城市都要为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善于学习统筹学知识,善于用好统筹学知识,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地前进,现代化事业才能走向最终成功。
统筹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强调遵循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把各个要素看成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注重把握各方相互关系和作用,要从全局出发,按照局部特点和功能统一部署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局效应和整体功能。
统筹也是有效的工作方法,强调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着力于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时,整合资源、协调力量,分层次、有步骤地处理好和其他各方面工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全局观念,以战略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观念推进现代化。统筹全局,兼顾、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和发展,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顾当下不管长远。
二是不同阶段要有明确的重点或中心任务,要有战略上的优先排序。根据自身禀赋和现实条件,正确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引领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是要善于将有限的资源动员整合起来,解决紧迫的、“卡脖子”的问题,实现关键领域或环节上的突破,形成“外溢”效应,实现局部带动整体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