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规划成果>>

政策加力 促儿童友好空间“上新”

  □ 于 芸
 

  近年来,上海、河北、江苏等地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地方性管理规定等方式,不断推动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公共空间。

  健全制度机制

  为探索创新建设路径和工作方法,上海市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作为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载体,建立起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多主体协作的工作机制。纵向搭建“城市—城区—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各部门各区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有关专项政策,制定儿童友好学校、医院、滨水空间以及母婴设施等方面建设标准指引,如浦东新区发布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横向构建学校、医院、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多领域协同建设体系,合力推进28项行动99项任务落实。

  河北省保定市建立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与妇联协同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工作机制。多部门全过程参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审查和实施,做到第一时间知晓项目进度,全面参加研讨建议和审查决策,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实时监督。

  广东省广州市发布公园适儿化改造指引,“以点带面”引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目前,广州市已构建形成市区两级“1+ 12”儿童公园体系,以儿童参与为核心,持续推进城市公园适儿化改造,丰富自然生态、科普文化、亲子交流有机融合的儿童友好活动场地,为儿童打造了丰富多元的友好成长空间。

  江苏省苏州市发布儿童友好出行交通设施设置指南,推广儿童友好标志、友好专用通道、限速禁鸣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明确“公交直达、地库接送、不同交通种类分区”的校园周边交通组织模式,缓解上下学期间交通拥堵,保障儿童出行安全。目前,苏州市已完成125所中小学校的儿童友好交通建设改造。

  海南省海口市编制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构建城区、街镇、社区(村)三个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体系,塑造适宜儿童成长的生态游憩空间、文体演艺空间、学校教育空间、医疗照护空间、校外实践空间、交通出行空间等场景。如,海口市建设改造多条滨海滨河绿道,串联众多儿童游憩空间,让儿童在漫步骑行中体验海洋文化、研学自然生态。

  保定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提出,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在城市、街区、社区3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河南省郑州市发布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要求遵循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原则,建立“三类规划要点、三层空间落实”的儿童友好规划空间技术体系,从城市、街区和社区层面统筹构建不同层级儿童友好空间体系,为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公园社区儿童游乐场地建设和打造儿童友好出行环境等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彰显郑州独特的城市品位和人文情怀。

  统筹街区(片区)建设

  为解决城市内儿童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大面积绿地休闲空间缺乏等问题,广东省佛山市新城片区整合资源,布局3公里范围内的儿童友好体验圈。通过对“一带九馆两小园”的适儿化提升,把儿童友好理念和儿童需求充分融入片区建设中,打造全方位全龄段儿童友好空间。

  佛山市在东平河滨江湿地景观带内为儿童开辟探索自然、游乐休憩的专门区域,构建儿童友好生活圈。如利用东平大桥的桥下空间,建设了儿童足球场、小型篮球场。在佛山科学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城市展览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世纪莲体育馆、大剧院设计建设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打造儿童友好场馆,如青少年宫设立涵盖国防、交通、消防等领域的科普展项,构建儿童友好学习圈。

  湖南省长沙市在马栏山片区和东湖公园片区开展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其中,马栏山片区“点、线、面”结合开展适儿化改造。在“点”上,建设儿童气象观察站、自然教育科普馆、儿童医疗站等儿童服务设施,增加儿童娱乐休憩设施和活动空间。在“线”上,增设护学专用通道,完善出行标识,对高架桥下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安全、连续的儿童学径网络。在“面”上,设计儿童友好地图,串联起集科普、娱乐、休憩、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儿童成长空间,全力塑造儿童友好场景。东湖公园片区以植物讲堂、无动力戏水乐园、观鱼观鸟通道等活动场地为载体,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的联结,打造成为城市儿童友好滨水活力空间。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统筹西岸国际艺术园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新昌路—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整体打造儿童友好街区。以1米儿童视角为设计理念,融合“自然圈”“文化圈”“生活圈”,把街区内28处儿童活动场地、27处儿童服务设施以及5个国家级博物馆、11处母婴室、3处应急救援室有机串联起来,系统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同时,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改造提升历史步道、休憩设施,组织儿童对大运河拱宸桥段两岸风貌提升献计献策,联动45家商铺为儿童体验历史文化提供公益服务,构建起生动的“运河故事”叙事空间,让儿童充分感受到空间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街道建设改造重点工程中统筹推进,系统开展学校、社区周边公共活动空间的适儿化改造,打造让儿童亲近自然科学、了解历史文化的“正定文化课堂”,形成点、线、面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比如,结合城市公园、广场以及街道内的开放空间,增设儿童运动、游乐设施,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公共空间。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