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规划成果>>

活用闲置空间 丰富公共服务

  □ 于 芸

  为满足居民的多样生活需求,近年来,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整合利用闲置办公用房、锅炉房、空地等资源,改建为多种服务设施,丰富公共服务供给。

  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菜很新鲜,价格也公道,下趟楼就能到菜场,这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早上7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珍珠园小区内的“睦宁里”惠民中心热闹起来。萝卜、豆腐、猪肉……摊位前,居民徐阿姨熟稔地挑选起当日食材。

  近年来,南京市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睦宁里”便民服务站点作为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珍珠园小区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35%,“附近没有菜场,我们也不会网购,肉蛋粮油买起来很费劲。”在征集改造意见时,小区居民讲述了生活方面的体验与建议。为此,小区建设便民服务站点,将原来的物业服务用房改建为“睦宁里”惠民中心,开辟熟食区、生鲜区、蔬菜区,居民下楼就能逛菜场。小区还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选取具有物流资源优势的经营方,保证菜品尤其是肉类的新鲜和平价。

  站点开业后,居民反映希望能够增加调味品和米面粮油等副食品的售卖,小区和经营方沟通后决定增加供给,让大家不出小区就能买齐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同时,为了方便高龄老年人等群体,物业服务企业还延伸服务,为特殊群体“送货上门”,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订好购买物资,物业服务人员帮助他们配送到家。

  近期,“睦宁里”惠民中心的一角还在进行烟道改造,这是因为居民提出了新需求——希望能够供应早餐。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惠民中心还将探索代加工服务,居民可以现场买菜、现场制作,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饮食需求。

  北京市大兴区三合南里小区已经建成20多年,一直没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居民遛弯无处可去,小朋友玩耍一隅难求。

  放眼社区的存量空间,最显眼的就是已经“下岗”多年的锅炉房和堆煤房,为此,小区引入社会资本,让锅炉房进行了“大变身”。小区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代表共同倾听居民想法,还发放2000多份需求问卷,鼓励居民全程参与改造方案制定。

  改造后的锅炉房成了便民服务综合体——“三合·美邻坊”,其建筑保留了原有锅炉房红砖外墙的风格,一层是生鲜超市;二层是社区公益空间,不仅有便民社区食堂、裁缝铺、理发店,还打造了儿童活动空间和方便居民议事的“美好会客厅”;三层是咖啡屋式的文化书吧,居民有了拓展知识的新空间。

  据介绍,随着大兴区“片区统筹、街区更新”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三合南里周边其他老旧小区也将被纳入“盘活”范围。届时,老旧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短缺难题将彻底解决,便民服务设施将惠及更多居民。

  提供多样化活动空间

  上海市黄浦区越纪公寓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公共空间少、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楼下有一处十几平方米的闲置用地,堆放着许多“僵尸车”,不仅不美观,还浪费空间。小区业委会和居民共同将这一闲置空间改造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梦想绿世界”、越纪“家”年华、马里奥乐园。

  在“梦想绿世界”,一层一层的花架上摆放着许多绿萝。小区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汇聚到一起;还设置了浇灌平台,居民可以利用汇聚的雨水进行浇灌。

  在越纪“家”年华,小区居民有了互动交流场所,绿色的草坪上不仅有座椅、桌子、手机无线充电设备,还摆放着许多居民自愿捐赠的玩具,为小区增添了童趣色彩。

  在马里奥乐园,小区增设了一组太阳能环保发电游戏设备,可供转盘、滚珠迷宫等多种小游戏使用,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小区内的闲置空地,能不能改造成居民健身的地方?”“希望增加点休闲场所。”……四川省成都市中央花园二期小区网球场旁边一块空地长期闲置,因车辆随意停放,导致公共绿地受损,甚至出现成片裸土,居民期盼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空地,整体提升院落环境。

  小区党员、设计师、物业服务企业、商户等多方合力,召开闲置空间改造坝坝会,搭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形成小区院落协商议事模式,共同确定改造实施方案。其间,部分居民对改造工程的时间进度、物料质量、工艺方法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小区借此采取了民主集中监督法,确定一名议事会成员会同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和有改造实施经验的居民共同参与监督。

  经过几个月的提升改造,小区长期闲置的空地已经焕然一新,建起了集适老活动、幼儿嬉戏、安全宣传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场地,居民在这里既可以学习交流,又可以健身娱乐。

  “我天天路过这里,之前想找个‘摆龙门阵’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了,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话话家常,邻里间的感情越来越浓了。”居民赵阿姨开心地说。  □ 于 芸

  为满足居民的多样生活需求,近年来,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整合利用闲置办公用房、锅炉房、空地等资源,改建为多种服务设施,丰富公共服务供给。

  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菜很新鲜,价格也公道,下趟楼就能到菜场,这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早上7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珍珠园小区内的“睦宁里”惠民中心热闹起来。萝卜、豆腐、猪肉……摊位前,居民徐阿姨熟稔地挑选起当日食材。

  近年来,南京市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睦宁里”便民服务站点作为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珍珠园小区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35%,“附近没有菜场,我们也不会网购,肉蛋粮油买起来很费劲。”在征集改造意见时,小区居民讲述了生活方面的体验与建议。为此,小区建设便民服务站点,将原来的物业服务用房改建为“睦宁里”惠民中心,开辟熟食区、生鲜区、蔬菜区,居民下楼就能逛菜场。小区还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选取具有物流资源优势的经营方,保证菜品尤其是肉类的新鲜和平价。

  站点开业后,居民反映希望能够增加调味品和米面粮油等副食品的售卖,小区和经营方沟通后决定增加供给,让大家不出小区就能买齐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同时,为了方便高龄老年人等群体,物业服务企业还延伸服务,为特殊群体“送货上门”,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电话订好购买物资,物业服务人员帮助他们配送到家。

  近期,“睦宁里”惠民中心的一角还在进行烟道改造,这是因为居民提出了新需求——希望能够供应早餐。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惠民中心还将探索代加工服务,居民可以现场买菜、现场制作,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饮食需求。

  北京市大兴区三合南里小区已经建成20多年,一直没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居民遛弯无处可去,小朋友玩耍一隅难求。

  放眼社区的存量空间,最显眼的就是已经“下岗”多年的锅炉房和堆煤房,为此,小区引入社会资本,让锅炉房进行了“大变身”。小区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代表共同倾听居民想法,还发放2000多份需求问卷,鼓励居民全程参与改造方案制定。

  改造后的锅炉房成了便民服务综合体——“三合·美邻坊”,其建筑保留了原有锅炉房红砖外墙的风格,一层是生鲜超市;二层是社区公益空间,不仅有便民社区食堂、裁缝铺、理发店,还打造了儿童活动空间和方便居民议事的“美好会客厅”;三层是咖啡屋式的文化书吧,居民有了拓展知识的新空间。

  据介绍,随着大兴区“片区统筹、街区更新”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三合南里周边其他老旧小区也将被纳入“盘活”范围。届时,老旧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短缺难题将彻底解决,便民服务设施将惠及更多居民。

  提供多样化活动空间

  上海市黄浦区越纪公寓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公共空间少、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楼下有一处十几平方米的闲置用地,堆放着许多“僵尸车”,不仅不美观,还浪费空间。小区业委会和居民共同将这一闲置空间改造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梦想绿世界”、越纪“家”年华、马里奥乐园。

  在“梦想绿世界”,一层一层的花架上摆放着许多绿萝。小区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汇聚到一起;还设置了浇灌平台,居民可以利用汇聚的雨水进行浇灌。

  在越纪“家”年华,小区居民有了互动交流场所,绿色的草坪上不仅有座椅、桌子、手机无线充电设备,还摆放着许多居民自愿捐赠的玩具,为小区增添了童趣色彩。

  在马里奥乐园,小区增设了一组太阳能环保发电游戏设备,可供转盘、滚珠迷宫等多种小游戏使用,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小区内的闲置空地,能不能改造成居民健身的地方?”“希望增加点休闲场所。”……四川省成都市中央花园二期小区网球场旁边一块空地长期闲置,因车辆随意停放,导致公共绿地受损,甚至出现成片裸土,居民期盼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空地,整体提升院落环境。

  小区党员、设计师、物业服务企业、商户等多方合力,召开闲置空间改造坝坝会,搭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形成小区院落协商议事模式,共同确定改造实施方案。其间,部分居民对改造工程的时间进度、物料质量、工艺方法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小区借此采取了民主集中监督法,确定一名议事会成员会同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和有改造实施经验的居民共同参与监督。

  经过几个月的提升改造,小区长期闲置的空地已经焕然一新,建起了集适老活动、幼儿嬉戏、安全宣传于一体的休闲活动场地,居民在这里既可以学习交流,又可以健身娱乐。

  “我天天路过这里,之前想找个‘摆龙门阵’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了,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话话家常,邻里间的感情越来越浓了。”居民赵阿姨开心地说。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