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

  ——《大美城乡 安居中国》摘登之三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了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

  2015年12月20日,在时隔37年之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明确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出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2016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是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城市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国城市发展由此掀开历史性的一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精心建设人民向往的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地各城市的努力下,我国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城市成为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人民城市是健康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发展注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导致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和包容性不足,一些地方“城市病”问题突出。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及时发现、系统治理“城市病”,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解决“城市病”问题为引领,推动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和不足,着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推动城市健康发展。2018年以来,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方面,建立了由69项内容构成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通过城市体检,了解城市的健康状况,为各地找准城市发展“病灶病根”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设健康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合理、开发强度适中,城市的生态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不断增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承载能力系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安全高效,医院、学校、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配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加强,城市风貌彰显特色;社区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社区治理体系完善。

  人民城市是韧性的城市。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规划、建设还是管理,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生态承受着更大压力,人口、建筑、生产、财富的聚集也对各种灾害风险产生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着城市的脆弱性。

  针对特大城市存在的风险和不足,坚持统筹城市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守住城市发展的规模、密度、强度等底线,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制度试点,围绕基础设施、建筑施工、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各类风险,研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分门别类制定风险防控方案。

  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在全国确定两个省和22个城市(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工作试点省市,建设综合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