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包满珠:“让更多城市免受飞毛袭扰”
- 时间:2023-05-31 09:47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本报记者 杨若男
阴阴夏木,洒下绿荫满地。初夏时节,在上海、南京、武汉、新乡等城市的主要道路两侧,满目的悬铃木(俗称“法桐”)亭亭如盖,搭起一道道“绿色凉棚”。本是飞絮期,人们忽然发现,往日满城的飞毛少见了,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原来这一可喜变化,来自两年前这些城市试点引进的少球悬铃木新品种。
少球悬铃木的培育人,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包满珠教授。这两天,他正在科研繁育基地,忙着为最新培育出的4种少球悬铃木“上户口”。如果申报成功,加上两年前通过审查的7种,我国少球悬铃木品种就上两位数了。
早在清末民初,悬铃木从国外引入上海。其冠大荫浓、适应性强、耐修剪,成为行道树的首选树种之一,逐渐遍布全国。随着种植数量的增多,每年4至6月,悬铃木果球成熟开裂,果絮随风飘散,飞进人们的嘴巴、耳朵、鼻孔里,一度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烦恼。
一棵成年悬铃木一年会结1000~2000个果球,而每一个果球有40万根毛。修剪结果枝条、打“绝育针”、喷洒生长抑制剂、高压水枪冲洗……为了减轻飞毛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地园林部门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但始终难以根治。
为此,我国的园林专家开始潜心研究少球悬铃木,志在让悬铃木少结果,从根本上解决飞毛问题。但因为观测周期长达十余年,愿意从事这一研究的人屈指可数。1993年,刚满30岁的包满珠晋升副教授,年少有为的他凭着一腔热血,毅然走上少球悬铃木研究这条艰难的科研小径。“让更多城市免受飞毛袭扰。”包满珠笑着说出自己的科研初心。
1993年以来,包满珠带着团队在全国各地跑,希望找到晚花少果的悬铃木加以培育。他们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调查,一棵树一棵树地记录。看到哪棵结球少,就做上编号,等到来年,再找到这棵树继续观察。一棵悬铃木从“选手”到最终入围要经过多年的考验。因为悬铃木需要5至8年才能性状稳定,所以很多时候,当年少果的“种子选手”,到了来年就变成了“差等生”。
30年的科研长旅,包满珠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每当动摇之时,他便会念起清代郑燮的《竹石》,给自己打气。直到2018年,他的科研成果《悬铃木种质资源创新及晚花少果品系的选育与推广》首次获得了中国园艺学会颁发的华耐园艺科技奖。
多年积累,包满珠带领团队先后从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市收集到悬铃木晚花少果优良株系500余份,并在试验圃地扦插、嫁接繁育。他还运用倍性育种、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高新技术,使研究有了更多可能。
2000年,包满珠团队以悬铃木种子为试材,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染色体加倍,首次在国内外获得了四倍体悬铃木。其中,有2个株系至今未见开花结果,有3个株系表现出花果量极少的性状。现有的7个新品种中的“华农白龙”“华农青龙”“华农游龙”便是通过该方法选育的。与传统悬铃木相比,这些新品种能减少80%~90%的毛絮。
从1993年到2023年,从30岁到60岁,包满珠将自己最初“让更多城市免受飞毛袭扰”的梦想逐渐变成了现实。如今,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一群研究生。他说,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让少果悬铃木遍及全国,给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记者手记·
赞“寂寞的长跑”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关乎经济发展大局、关乎民生福祉,既需要高精尖科技支撑,也需要适用性技术普惠民生。包满珠30年如一日,坚守着“让更多城市免受飞毛袭扰”的初心使命,精心培育少果悬铃木。扦插、嫁接、种树、除草、观察、记录……一年四季穿行在林间地头。最终,他用亲手培育的新品种装点了城市,为广大居民解除了飞毛的烦恼。
包满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路攻坚克难,在科技惠民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业内外的赞许。他的先进思想和事迹给了我们深刻启示,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就是为民造福。确立科技服务人民的目标,坚持科技惠民,使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民众,就一定会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