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江苏南京┃探索有温度的更新之路


  D9街区

  台城烟雨、乌衣巷口,六朝古都南京钟灵毓秀,兼具历史文化名城与长三角特大城市双重身份,在南京味与烟火气中,探索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之路。

  担当的温度 构建四大体系

  城市从“拆改留”走向“留改拆”,南京市打破存量土地利用、体制机制创新、市场配置资源等瓶颈,构建四大体系,勇闯城市更新“深水区”。

  成立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一中心(即市城市更新中心)、一集团(即市城市更新集团)、一基金(即市城市更新基金)、一协会(即市城市更新促进会),形成系统性的工作体系;畅通“国土空间规划—市、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城市更新地段详细规划—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等各个环节,理顺全过程规划体系;出台《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用1个政策底板支撑N个配套政策文件和X个技术导则,构成政策体系。

  共建的温度 居民参与更新

  “我以为更新就是拿房走人,没想到竟是和政府一起掏钱改,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是石榴新村居民的感慨。

  身居老城,设施老化、房屋拥挤残破、消防隐患重重等各类问题普遍存在。如何让居民住得下、住得好?

  为此,南京市重点关注居住类更新。

  其中,石榴新村采取居民全程参与的共商共建机制,居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设计改造全过程。

  历史居住片区荷花塘项目搭建五方平台,实现政府部门、属地街道、实施主体、专业团队与人民群众的立体式、全方位沟通。实施过程中,邀请居民代表当监督员。改造完成后,邀请居民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共建共治。

  在小西湖街区的更新中,南京市探索出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的模式,创造“共享院”“共生院”“平移安置房”新案例,在共商共议中,改变了居民对更新的观念,实现了历史片区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转型的温度 盘活老旧厂房

  在主城并不宽敞的碑亭巷内,经常有年轻人在D9街区打卡,这里新潮、有趣、文艺,白天、夜晚各有精彩。而D9街区的前身,则是南京老卷烟厂旧厂房。

  经过更新,南京老卷烟厂承载商业办公、艺术展览、近代建筑博物馆及其他服务功能,成为南京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市鼓励各类主体通过产业转型、增容技改、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或整合相邻地块集中连片开发,兼容租赁住房、宿舍、停车等多元功能。

  持续的温度 拓宽资金渠道

  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更新的资金“护城河”才会越来越宽。南京市创新新城反哺老城的资金政策,合理利用新城新区开发土地收益,5年来反哺老城区150亿元。

  在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出让收益中,南京市采取刚性计提17%全额返还所在区。

  在危旧房改造中,倡导责权利共担。城市更新中C级D级危房由市、区、产权人按2:2:6及3:3:4分担建设资金。小西湖首个自主更新户许庆按照D级危房政策,政府补贴60%的费用,自己支付40%的费用完成改造,不仅居住环境好了,临街房子还能收取租金。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还积极争取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补充城市更新项目资金来源。同时,利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如颐和路历史街区项目引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10亿元,浦口百年火车站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授信83亿元。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