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别具一格的“城市会客厅”——合肥园博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观察
- 时间:2024-01-15 09:09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郑剑云
合肥园博园从建园初始就秉承了安徽省合肥市开放共享的城市基因。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中,以城市更新为手段、永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设计理念和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政基础设施作为经济转型重要支撑、改善民生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风险重要保障的功能,兼顾实用性与先进性,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的统一。
以完备便捷为基底 以安全韧性为抓手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从服务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需求出发,系统性考虑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水、环卫、信息等全方位覆盖人民群众需求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使合肥园博园成为各类服务完备便捷的“城市会客厅”。
结合园区规划布局,多措并举,采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系统的运行效率,夯实园区展中、展后的日常运转保障基础。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还着眼于增强园区以及区域的安全和韧性。一方面,本着“适度超前”原则,合理预测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负荷需求,综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充分满足园区后续“去园博化”的利用需求,为区域未来功能转化为公园广场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所增长的市政负荷需求预留弹性空间。另一方面,着重考虑市政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极端条件下的抗逆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构建“多源供给”“多路保障”“系统调配”“应急安全”灵活调配的市政服务供给体系,深入挖掘系统自适应性,强化园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
“绿色+智慧”深度融合 提供高品质游览体验
以合肥园博园为载体,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技术与低碳节能技术,打造科技园博、生态园博,通过“绿色+智慧”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自然绿色的高品质游览体验,将园区打造成合肥市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由给水、排水、环卫、燃气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间独立与交互并存、特性与共性交织。规划设计过程中,从区域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的视角出发进行统一规划,推进子系统的协同建设,加强地上地下各类系统在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效衔接,打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服务的一体化监管、长效化管理。
充分考虑各类需求 构建多元市政系统
根据多源供给、多路保障的思路,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充分考虑园区内各类需求,构建绿色、韧性、智慧的市政系统。
安全韧性的排水系统。园区共划定7个汇水分区,依据设计方案中的下垫面情况和片区功能等,对各个排水分区的径流控制率和调蓄容积进行指标分解,结合景观设计效果,科学合理布置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生态停车场、植草沟等海绵设施。
绿色低碳的再生水系统。园区的补水水源来自合肥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中水经泵站提升至调节塘储存用于灌溉,再经人工湿地净化后接入环翠湖景观湖体。
生态环保的循环水系统。针对不同的需求场景设计水质净化方案,全方位保障园区水质。针对道路广场等处的地表径流雨水,充分利用园区遗存旧管渠,截留初期雨水进入调蓄池和生态滤池,净化至地表IV类水标准后,补给至旱溪生态用水;市政中水通过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后,进入景观湖体前再次经过景观湿地的跌水曝气,最终水质提升至地表IV类水标准;当湖体水质较差时,由环翠湖东南侧、海棠湾东侧的2处地上式原位一体化净化装置进行湖水净化,以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弥补湖体自净能力的不足。
绿色循环的环卫系统。园区内垃圾处理实行分类收集、统一运送、集中处理的管理办法。采用智能垃圾桶,自动分拣不同类型垃圾;可进行桶内垃圾满溢状态监测,动态掌握垃圾桶的状态数据,实现“智能投、智能运、智能管”;分区域定时清理垃圾桶,运输时采用封闭垃圾收集车,将垃圾统一外运至垃圾转运站。
安全可靠的强电系统。在“双电源+负荷分级”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园区通过分布式能源等多种措施推行低碳节能的电力系统,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和响应作用,将园区打造成合肥市“双碳”行动的一张名片。在园区内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减少尾气排放和碳排放。
统筹多方的智慧系统。统筹设计园区智慧系统,涉及智慧安防系统、智慧市政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等。其中,智慧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出入口管理系统、紧急救助系统等;智慧市政系统包括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导览系统、智慧充电座椅、智慧灯杆等;智慧交通系统包括停车场管理系统、智慧斑马线、智能网联汽车等。
合肥园博园的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将为城市发展、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于“安全韧性、高效集约、低碳节能、生态和谐、智慧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文化传播、商业经济等多方面的辐射功能,能够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在新基建理念下的转型发展。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