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珍藏“建设记忆” 赋能城市发展
- 时间:2025-04-17 09:4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没想到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图纸这么快就找到了,现在查档案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市民陈先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城建档案所里,找到了自家老房的房屋建筑平面图,为即将开始的装修工程作好准备。
城建档案全面记录了城市建设发展变迁的全过程。在城建档案所,珍藏的46万余卷城建档案资料构建起城市发展的“立体记忆库”。这些珍贵的“城市家底”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依据。
纸墨春秋里的城市密码
走进城建档案所库房,整齐摆放的档案盒、清晰智能的电子标示牌映入眼帘。据悉,库房所采用的多功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集在线著录、网上审核、归档入库、查询利用及智能密集架管理于一体,方便快捷。
城建档案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城市建设、改造的重要技术保障,贯穿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这样的历史见证珍藏在各个库房:1983年南昌市建设规划图、1989年滕王阁基桩构造图……一个个档案构建起城市的“生长年轮”。城建档案所的档案涉及城市规划、用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公用设施等18大类、102属类,同时还保存了一部分南昌不同历史阶段的规划图、城市区域图及地籍图。
数字浪潮中的记忆守护
在档案库房的灯光下,工作人员展开一份2000年的民用建筑档案目录。泛黄的纸页上,是保管员用工整的黑色小字记录的每份档案的详细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查询档案,先确定项目所在行政区划和坐标分区,再翻找纸质目录,最后才能在库房里找到对应档案,准确定位各类房屋建筑的档案号和库房存放位置,复印盖章后交给查档人。”
档案管理方式的演变,是城市发展的缩影。随着存储档案卷数的逐年增长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几十万卷档案让传统管理方式面临巨大挑战。为提高档案利用效率,2017年,南昌市城建档案实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三同步”移交,自此实现了增量档案电子化。
为全面提升档案查询利用效率,该所分期分批实施了存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档案数字化率达89%。“纸质城建档案只有一份,在多次调取利用后,可能会受损伤。通过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建设涵盖全部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档案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服务升级间的城市温度
在城建档案所业务大厅,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小刘正在查看档案。“在房屋设计时,有一堵墙不知道是不是承重墙。业主委托我们前来调取房屋建筑结构图纸,现在查档非常方便。”小刘说。
拿出业主委托书、身份证件,小刘很快收到了加盖“档案利用”电子签章的图纸。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选择线上办理,加密档案24小时内就会送达指定邮箱。”2024年,该所已线上办理查档2000件,线下服务1500人(次),数字化服务占比已达57%。
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经济大楼旧址时期的1400平方米到现如今的6755平方米;从2000年4.9万卷增长到现在的46万余卷;档案库房从敞开式货架到现在的智能密集架……城建档案所历经多次升级,先后建成城建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文件跟踪管理服务系统和城建档案自助查询系统3大系统,企业群众查档案实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切实提升了查档便利度。
南 轩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