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新闻中心>>
北京发布智慧城市38项场景创新需求
- 时间:2024-08-14 09:35
-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为深化智慧城市场景创新开放,引导更多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汇聚,北京市近日发布了2024年38项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
2023年,北京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场景创新开放工作,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痛难点问题,围绕前沿技术、感知监测、城市治理、安全应急、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从“小切口”“一件事”发力,逐步到大场景、跨领域创新,构建形成场景建设及产业培育闭环,打造智慧城市新样板。
目前,全市已形成11项国内首创场景成果。其中,有面向公众政务咨询问答的语言大模型应用。大模型每小时最大承载用户咨询量提升至100个以上,政务问答意图识别准确率提升到94%,知识拆解效率提升100%,在相同知识数据情况下,对比人工拆解时间效率提升了1倍。有基于场所码的“门前三包”一码共治技术应用,企业场所码能实现20余项商户数据统一汇聚和精准下沉基层,街道人员、网格员、市民、商户扫码后根据权限看到不同数据,方便了不同人员使用。另外,通过对18类不同业态商户、10多个维度数据综合分析,能实现区街数据整合、处置联动。
此外,北京市首创全站区多模态融合感知监测系统、“三边三级”智慧养老新模式、应用于城市治理面向公共空间运行的无人驾驶市政巡检网格车等,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效能。
北京市此次发布的2024年智慧城市场景创新需求清单,涵盖前沿技术、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4大领域38项场景创新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卫星导航、雷达遥感等技术的攻关突破、深化应用、迭代创新,为城市建设注入“智慧”的力量,推动多元共治新格局。
其中,“大模型赋能接诉即办数智化提升场景”,通过构建大模型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海量数据价值,实现基于历史工单的智能分析,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处理能力和市民体验;“博物馆大数据应用场景”,通过运用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博物馆地理信息、文物、藏品、人流量等多种数据的整合运用,运用馆藏品识别、数据特征提取等先进技术,构建统一的博物馆大数据平台。
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河湖水环境非现场监管场景”,引入大数据、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打造可视化监管平台,降低人工巡查成本,增强非现场监管效能,即时响应河湖环境问题。另外,“基于北斗定位的城市安全风险监测场景”,将针对极端天气,聚焦管网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形监测需求,利用高密度北斗地基星链站网,构建城市安全源数据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融通利用,强化城市安全与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景 禹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