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新闻中心>>

互联互通 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4发布会侧记

  本报记者 孙思妍


圆桌对话环节

会议现场

  近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4发布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本次发布会以“穿透全球化的边界”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城市在分化动荡中的发展变革以及未来趋势,观察“一带一路”共建城市的合作水平与动态,力图将互联互通的力量广泛拓展到全球更多地区,增强全球城市网络的多样性和韧性,促进全球城市的包容性发展。

  探索区域发展新路径

  中规院院长王凯回顾了6年来中规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研究的工作进展,并发布《报告》,推出全球城市指数和“一带一路”城市共建指数年度榜单,交流分享全球化趋势逐渐向区域化、社群化转型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他介绍说,《报告》持续优化完善指数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算法,聚焦逆全球化趋势,深入剖析全球城市在创新、生产与服务、联通设施网络中的社群特征。提出我国超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应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深化与国际中介城市的联系,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国际合作,内陆城市如重庆、西安等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点作用。王凯表示,愿同各方一道,共同探索全球城市与区域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路径,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部署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中规院粤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方煜详细解读报告,基于海量大数据的社群算法分析,分享了关于全球城市格局的最新演变趋势及“一带一路”共建城市的合作水平与动态年度的新观察。

  通过全球城市指数评估,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区域持续引领全球城市格局,纽约、东京、上海、伦敦、北京继续稳居全球城市指数排名前五位。在网络联通与边界屏蔽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城市网络呈现几个特征趋势:第一,创新网络基本形成欧美、中国、日本三大社群格局,开放型创新城市呈现更大价值;第二,全球生产网络形成亚洲系社群和欧美系社群,呈现高度叠合与融合的特征,其间墨西哥城、槟城州、河内市等社群桥接城市涌现;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以纽伦社群为主导的格局;第三,全球联通设施网络中,社群整体呈现出区域集聚板块化、内部高度联通网络化的特征,迪拜等区域板块边缘城市价值凸显。

  在“一带一路”城市共建指数的评估中,中国与东南亚、东欧、东亚城市保持了紧密联系,南亚、南欧、北非城市表现亮眼。

  共议区域发展新趋势

  圆桌对话环节,王凯作引导发言,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趋势,提出3点启示:第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系统思考国家的空间结构十分必要;第二,推动西部地区发展是促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重要举措;第三,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是关键,精准适配、科学发展很重要。

  之后,与会嘉宾围绕城市与区域在创新、产业、联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进行了讨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认为,《报告》有关我国城市群的研究强调了核心大城市和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变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城市间的分工和协同发展。核心城市和城市群表现成为中心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的分工。这种分工的特点为有疏有密,核心大城市要向科学创新引领、高端制造过渡,中小城市进入工业化过程,最后是分工协同、和谐发展。对于《报告》中社群的概念,他认为“Community cluster”能更准确地反映城市间的联系,也可以根据其在全球城市网络的动态变化中,对中介城市和创新引领城市的特征进行更加丰富的阐述。

  结合在“一带一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外对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存在差异,如埃塞俄比亚民众对建设园区的欢迎与对建设道路的反对,反映了当地关于发展的实际需求。他建议在全球城市研究中,除了关注发达城市,还应关注欠发达城市的经济问题,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帮助这些地区发展,这将对全球城市研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度产生积极影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谭纵波认为,《报告》主题“穿透全球化的边界”这一概念非常精准,利用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直观地展现了全球化的当前阶段特征。他认为中国应保持全球化的主导和倡导地位。中国在全球格局中扮演了“中介”角色,从发达国家学到的经验经过本土化后,对发展中国家更有用。同时强调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城镇发展应放在全球化格局中考虑,以“联动”为关键词,探讨城镇空间格局的新可能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爱杰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以谷歌和微软的耗电量为例,强调了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问题,提出将智算中心与污水处理厂结合的水—能跨业态耦合创新模式,利用水载能量实现产业“零”碳或“负”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王爱杰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推动资源环境协同共享、保障资源环境安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科学规划和范式创新。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范凌云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进行了比较,认为长三角的协同发展原动力在于区域产业的协调分工,而珠三角大湾区带动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工和辐射路径尚不明确。她提出可以考虑从大湾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强调了科技创新溢出的重要性:如依托深圳、广州的创新与产业优势,通过建立创新园区等,在粤东、粤西、粤北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中试环节外包等。范凌云还提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共享对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积极作用:长三角高铁网通达、港口群协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骨架与支撑,促进了区内人才共享,吸引了海外资源汇聚;区域一体化也不仅体现在城市之间,还包括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跨越蓬勃发展的十年,如今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中规院将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携手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科研学术机构,开展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活动,深度聚焦“一带一路”、全球化浪潮以及全球城市的动态演变,持续观察包容发展视角下的全球城市格局,为国内城市在世界坐标中洞察自身的优势与短板提供参考。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