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乡>>传统村落>>

一环碧水润钟吾 人水共生醉心怡

  ——新沂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纪实
 

  新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沂,古称钟吾,地处苏鲁交界,是江苏省的“北大门”。同时,新沂处于沂沭泗流域中下游,境内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新沂河、骆马湖等流域性河湖,素有“洪水走廊”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明显的区位优势既给新沂带来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节点的机遇,也使得新沂面临过境客水多、防洪排涝压力大的挑战。

  新沂市域水质安全不仅关乎南水北调大局,也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新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将“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海绵理念根植于城市建设各方面,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10公里城市水环、15公里泛水环和若干个微水环,并将水环“建起来、美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实现水环共融、人水共生。一座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新城”由此绽放,一个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县级层面“全域海绵”样板得以呈现,一幅“一环碧水润钟吾,人水共生醉心怡”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沂市钟吾公园全景

  

  新沂第一中学校内海绵微水环建设实景

  

  新戴南路海绵化道路建设实景 新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石笼+湿地初期雨水净化实景 新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新沂市沭河之晨景观带 张 浒 摄

  系统分析、全域谋划

  “海绵+”理念落地生根

  海绵城市作为整合城市雨洪资源、实现城市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尤其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问题。新沂自2017年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以来,坚持结合自身实际,在多方调研、全面论证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系统分析、全域谋划,让“海绵+”的理念落地生根。

  经过不懈努力,新沂不仅完成了5大类63项项目和4.77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建设目标,还主动将海绵城市建设拓展到了试点区外。全市共完成海绵项目141项,投资总额31.3亿元,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1.16平方公里,占比28.95%。试点区内水面率由2018年的3.24%上升至6.19%,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2%,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4%。“来到新沂,心旷神怡”不仅是一句佳话,还成为了现实。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内涝治理相结合。新沂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结合水系分布及竖向标高,科学划分排水分区,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走”;疏浚连通河道水系,合理建设排涝闸站,增强水体滞蓄能力,实现涝能排、旱能补、日常能流动,打造城市“大海绵”,共疏浚河道16条、52公里;整治易淹易涝片区,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手段,建设海绵设施433处,铺设雨水管网106公里,“一点一策”完成易淹易涝点治理56处。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新沂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中,分类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削减面源污染;深入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精准攻坚,建设达标区14.2平方公里,消除黑臭水体9条。努力终有回报。2019年,新沂获批江苏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市;2020年,苏中苏北黑臭水体治理现场会在新沂召开。在臧圩河南段休闲广场休憩的市民王洁对城市的发展赞不绝口:“过去这边都是树林、荒地,河水又黑又脏,现在河水变清了,周边也建起了景观带,很开心看到现在的变化。”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新沂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棚改、旧改及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中,完成小区及单位海绵改造48个,莱茵名郡、新华小区等近20年的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惠及居民1.3万余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作为全省典型案例在省人大简报刊发,棚改工作连续4年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群众因“眼见为实”从而“心向往之”,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香格里拉小区居民房德梅说:“刚开始的时候对海绵小区不是很理解,以为只是一个好看的景观,没想到下雨时真的可以渗水,这里建好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雨天积水的现象了,我们大家都争着让改呢!”

  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品质提升相结合。新沂在海绵工程中融入园林景观理念,在绿化景观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兼顾功能与景观效果,做到既好用又好看,累计建设海绵型绿地248.3万平方米。

  “海绵+”理念让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实现“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一环碧水润钟吾”的生态宜居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美丽新沂生态底色愈发鲜亮!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海绵+”项目亮点频出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新沂市副市长石祥雷表示,海绵城市在实际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围绕重点、全力攻坚。

  聚焦到“面”上,新沂从全市的角度,构建三级“海绵”格局。

  一方面连通循环城区水体,打造城市“大海绵”。利用城区水系围合特点,因势利导串联原有浜池沟塘,构建水系生态廊道,先后建成10公里水环、15公里泛水环和若干个微水环,将水体连点成线、连线成环、连环成网,并合理增设节制闸站,加强水体流动循环,提升河道水体活性和自净能力。

  另一方面,推进地块海绵改造,源头削减污染物。通过小区雨污分流、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阳台落水管改造等技术措施,强化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从源头避免生活污水经市政雨水管网直排入河,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与此同时,实施道路海绵改造,消除易淹易涝点。大力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扩大连通行道树树池,提高绿地收水面积,增加路缘石开口、降低绿化带标高,将路面雨水径流导入绿化带蓄滞净化后,再通过管网外排,既削峰延时,又降低地表径流和初雨面源污染,完成临沭南路、臧圩东路等市政道路海绵改造13条,消除易淹易涝片区20余处,使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

  聚焦到“点”上,“海绵+”项目亮点频出:

  沭河之晨公共海绵空间建设工程,是城市水环与泛水环重要节点工程。北起新戴运河,南至S323省道,西起临沭南路,东至沭河,总长约2.6公里,面积约35.3公顷,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沭河之晨是新沂海绵试点区域和沭河的绿廊连接通道,是新沂城市水环和泛水环的南段重要节点。临沭南路道路雨水和沭河原水通过沭河之晨内设置的湿塘、湿地等海绵设施进行净化处理后,给城市水环和泛水环作为重要补水来源。据新沂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炜介绍,沭河之晨是新沂海绵技术的综合示范集成代表地,通过地形的起伏实现洼地和高地的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应用湿塘、生态停车位、植被缓冲带、生态驳岸及透水铺装等多种技术,发挥场地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削减径流污染,有效利用场地雨水资源,恢复自然水文循环,改善生态环境。他表示,沭河之晨是试点区域内最重要的公共海绵空间之一,不仅着眼于自身的雨水径流控制和污染削减,还被赋予服务和带动周边区域、地块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生态功能,是兼具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提升多重功能的公共海绵空间。

  新沂一中海绵校园改造工程,是泛水环节点改造工程之一,更是公共建筑类海绵化改造的代表之作。近年来,由于极端降雨频发,加上校园在不断建设扩大,硬质下垫面积逐年增长,校园存在较大的内涝风险。新沂以解决“场地有内涝、雨污管混接、排水不生态、景观品质差”为突破口,优先利用绿色海绵设施进行雨水滞蓄,系统实施项目雨污分流和海绵化改造,充分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透水模块等海绵技术,实现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流程雨水径流控制,让水绿景观与海绵功能设施有机结合,并与泛水环水系连通,打造城市泛水环核心节点。新沂一中校长姚松说:“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内涝和生态功能缺失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校园排水防涝安全、提升了校园水生态环境质量!”

  钟吾壹号微水环海绵工程,在利用城市绿地建设公共海绵空间方面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意义。该项目采用系统化的雨水管理策略,统筹考虑小区和周边市政道路的雨水系统,依托小区南侧和东侧的公共绿地打造“微水环”,发挥了缓解城市内涝、净化雨水径流、利用雨水资源、提升公共绿地景观品质的作用。通过设置生物滞留池、生态浅溪、旱溪、雨水调蓄池等海绵设施,增加雨水滞留、缓释、净化、调蓄、回用等功能,同时保证原有景观功能不缺失、设计标准不降低、园林品质有新意。钟吾壹号项目总经理唐晓辰说:“‘微水环’工程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与园林艺术手法相结合,营造了生态景观和谐优美、公共空间适度宜人的良好效果。”

  新沂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主任刘永表示,新沂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十分注意融入园林建设的元素,坚持以绿为先、以水为魂、以人为本,做足水绿文章,高标准实施滨水绿地建设,恢复岸带生态系统,构建水绿交融的三生空间。

  多元共建、全民共享

  “海绵+”模式示范引领

  新沂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组组长郝其梅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化全域推进,多元共建、全民共享,实现“海绵+”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

  健全联动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办法,凝聚工作合力,理顺城市涉水管理机制,将海绵城市建设、城区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等涉水工作交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扎口负责,结合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建设、黑臭水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等工作,多目标协同推进,形成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部门联动机制。

  强化全程管控。编制《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印发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控、绩效考核、资金管理、运营维护等文件近20个,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通过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过程指导、竣工验收等环节对海绵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建立市域海绵城市监测系统,定期开展效果评价。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共审查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70项、专项施工图60项,组织海绵专项验收57次。

  技术支撑有力。与宜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委托中规院、江苏龙腾、满江春等具有丰富海绵建设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南京林业大学等专家现场指导,开展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海绵技术培训,开展土壤渗透规律、园林植物选型等基础研究,编制典型设施设计、设施维护管理等地方指南,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经验交流和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拓展资金渠道。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到账各类专项债、奖补资金约6亿元,综合使用于海绵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在钟吾壹号小区项目中,开发企业出资400万元参与推进小区海绵建设。此外,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奖励激励政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依托第一中学、职业大学、沭河之晨等海绵改造项目,重点打造“一栏一馆一学校”的海绵城市建设科普观光带,将雨水排水管廊、透水路面、生态树池等地下“海绵体”技术以实体模拟形式展现,同时结合微信扫码解说及线上APP学习,给大众提供一个优质的“智慧学习”平台,使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可观可感,激发全社会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为打造县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凝聚更大力量。

  新沂市委书记陈堂清表示,新沂将立足水生态本底特征,将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为县域层面全域系统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