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规划成果>>
锚固与游离——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 时间:2022-01-13 11:08
- 来源:中国建设行业
□ 章 明
章鱼见筑供图
历史建筑档案: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项目是整个杨浦滨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开放建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以下简称“团队”)提出还江于民的理念,走向生态化和艺术化改造。电厂段的工业遗存整饬始于两个锚点。一方面,公共空间的营造在理解原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展开,其中场地遗存为团队提供了塑造场所精神的出发点。另一方面,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项目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完成了从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到生态共享的滨水艺术水岸的转型。通过适应性景观设计,构建了历史、活动和环境的回应体系,营造了混合、开放、生态友好的公共生活。设计改变了过去“临江而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恢复城市生态的基础上促进了周边地区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改善了城市公共服务,为滨水工业岸线再生提供了有意义的示范。
从热电厂到滨水艺术水岸
杨树浦电厂的建设年代非常久远,前身为英商投资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曾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燃煤带来的生态污染阻碍了城市进一步发展。而且杨树浦发电厂所在位置本身是景区,但当时因为生产原因,人们只能隔着铁丝网看到里面。整个杨树浦路是沿堤注入形成的,堤外是鳞次栉比的工厂和企业,堤内是生活和居住社区,整个工厂形成一条隔断线。当时人们除了坐渡轮外基本看不到黄浦江,居住在周边的百姓也都忘记还有丰沛的滨江资源,从而形成“临江不见江”的尴尬局面。
2015年,伴随着整个黄浦江公共空间工程计划的启动,电厂关停,开始实施生态和艺术改造,修复过去燃煤所造成的生态污染,塑造电厂的场所精神,嵌入城市律动的滨水公共空间。从封闭的“闲人免入”生产岸线,向文化和生态共享的生活性滨水开放空间转型,团队提出“还江于民”的理念。
把原来重污染的燃煤电厂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友好、充满活力、充满日常活动的空间,这个过程涉及工业遗存的改造和再利用,这对团队来说是个挑战,需要他们像考古学家一样精心挖掘场地要素,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意义。从改造的视角来看,从重污染到生态共享的升华,这既是一个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是一个适应性景观的营造。
向史而新与叠合的原真
向史而新是本次改造项目的核心思想,基于这一思想,团队提出“叠合的原真”理念,即对于历史的留存。团队对能够代表不同时期的特色内容,通过分析和解析其时间剖断面,将其呈现出来。
在改造之初,团队对现场许多建筑构筑物遗存列出了保留清单,这既包括以前就列入规划保留的建筑物,也包括团队主动提出,以前没有纳入保护的大量沿江建筑构筑物。在团队看来,这些建筑构筑物遗存都体现了曾经的遗迹美学。
在改造过程中,团队将向史而新、叠合的原真理念贯串于每一个改造项目。例如,在对原来场地中两个净水池的建构设计中,团队将一个保留作雨水花园生态化改造,另一个改为净水池咖啡厅。两个净水池虽然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但都最大限度保持了整个场地的肌理和工业遗存。
净水池咖啡厅改造用的是劈锥拱模式,团队在当中又开了一个偏心圆洞,通过偏心圆洞可以看到场地外的大烟囱。劈锥拱模式的一个明显好处就是对原有净水池的基础不加触碰,实际上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外重新构建一圈地梁,于地梁之上构建轮辐状劈锥拱混凝土壳体。而从劈锥拱望出去,团队在底下设计了一个水面,可以让人回想起净水池曾经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距净水池咖啡厅不远处是泵坑艺术空间,它原本是数十米深的取水泵坑,从黄浦江取水供给发电厂。取水泵坑里面有四根泵的构筑物,团队把构筑物取出来变为场地的垂直雕塑,同时也解决了照明和监控问题。此外,团队还用混凝土对原有的坑底取水口进行封堵,封堵之后在不同泵坑之间保留原来的4条通道,形成数十米深的互通空间,并增加螺旋楼梯进入到整个泵坑空间。通过对其空间进行简单梳理,团队将原来蓄水的地坑空间变成一个艺术空间,利用原有界面,充分挖掘原有魅力,从而赋予其新的意义。
而灰仓艺术空间原本是干灰烧完以后储存的地方。团队利用它原先的混凝土结构做了一些扩建,在顶部做了一些半朦胧的界面。通过钢结构的悬梁,保留原来三个塔桶的形式特征,在内部植入许多新的构思内容,不同的构思里面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旋转楼梯、螺旋步道等。旋转楼梯的空间不仅能够展示当代艺术空间,而且在底部人可到达,从而形成有趣的眺望空间。原来出灰的厂房,现在人在里面可以自由漫游,并可以看到黄浦江。
团队对场地的工业设备进行了充分再利用,例如,原来的泵坑清淤车被改造成儿童防滑梯,原来的碎煤机被改造成场地当中重要的特征物和雕塑,原来的泵桶被改造成艺术品竖立在场地中间,原来的煤斗倒置后成了煤亭……通过这种记忆的碰撞,形成一种新和旧并置的关系。
适应性的城市景观再生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做法贯彻了整个电厂段的改造过程。对于场地原有的肌理,团队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例如,原来场地当中柱头被拆除后裸露的钢筋,团队并没有将其简单抹平,而是将这些“残垣断壁”保留下来。虽然建筑被拆除了,但车间场地的肌理还在,原来场地的记忆还在。一些老工人在参观完以后深情地感慨:自己曾经在这个车间工作了几十年,看到的空间也变得更加舒朗。
利用场地基础,团队还设计了一个雨水湿地,有一些栈桥从雨水湿地通过,栈桥端头系统的部分通过钢板桩直接打入基地之后既当栏杆,也充当包括卫生间的围护结构和自身的结构,同时又跟场地的特质吻合,它有一种耐候钢板的锈色,跟场地的气质也吻合,通过坡上用地的这种围合之后,跟雨水湿地之间形成很好的对景。
对于场地周边的趸船,团队把它变成了一个生态绿道,生态绿道通过结合空间艺术形成一个生态趸船,这也为水鸟提供了休息空间。此外,团队还把一些栈桥上面原来的橡皮输送带变成了钢输送带,在里面覆土然后种植绿化,从而形成多层次的观景交通步廊。
在改造过程中,团队提出有限介入、低冲击的适应性景观营造理念,而不是高冲击力,彻底抹平以后做成一些司空见惯、放在哪里都可以的体系。团队始终强调向史而新、眷顾过去、映射当下、展望未来,把历史变成一个环境,从而做出一个好的回应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多功能叠合、开放共享的滨水区。当人进入到这些工业遗存的场景之后,会觉察到这些工业遗存能够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谐共生。这既是对工业遗产非常好的诠释,也能够对未来中国煤电厂的转型带来一定的示范或启发。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