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转型创新发展是规划行业的生存根本

  ——记成功举办的“变革与创新”第七届规划论坛暨2021年度中规院北京公司业务交流会
 

  作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规智库”的重磅学术活动、规划行业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变革与创新”第七届规划论坛暨2021年度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规院北京公司”)业务交流会,日前在京成功举办。作为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盛会,论坛邀请业内和相关领域专家,就规划及相关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最新解读,同时汇聚业内适应新时代变革形势、谋求创新发展的最新探索。

  

  中规院北京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全表示,今年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七次举办“变革与创新”论坛。变革、创新一直是公司的主题。变革,是公司面临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机遇。创新,是中规院多年来能够在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的主要因素。应对变革局势,转型创新发展是规划行业的生存根本。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公司的发展开了个好头,促使公司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出台、落实积极建言献策,为地方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而且可以为提高我国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部主任董战峰在报告《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当前国家改革的重大任务举措。报告在解析现代环境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代环境治理建设的主要进展与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加快推进现代环境治理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方向。报告最后剖析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点工作内容: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环境治理监管体系、环境治理市场体系、环境治理信用体系、环境治理法规政策体系,以及强化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他从中国历史城市的体系性、未来城市创造、促进规划跃升三个方面,分享了题为《科学研究城市,促进规划跃升》的报告。结合我国人居史与文明史,回顾和分析了中国城市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建设经验,强调发挥中国城市的体系性优势,在空间尺度上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中规院总规划师张菁认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在目前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价值。张菁基于此分析提出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三个不足,即城市布局对于转型发展的匹配不足、城市空间对于创新发展的应对不足、城市环境对于多元人群的关注不足。张菁还结合中规院在天津、长春、合肥、深圳、海南、北京、雄安新区等地的技术实践和相关研究工作,详细分享了引导职住平衡的组团城市建设、立足人才需求的创新空间建设、推进全龄友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探索智慧创新的精细化治理四个应对策略,促进未来的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中规院院长王凯以“建设具有活力、绿色发展的宜居城市”为主题,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十大人口增长最快城市的共同特征。他提出,城市的繁荣和活力终究要靠人,通过善待人、吸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带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使我国城市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长久活力。随后他从环境、文化、服务、全龄友好等多个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对活力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他在报告第三部分“城市更新助力活力城市”中表示,对人的精细化态度、精细化服务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城市更新要从各类人群需求出发,在小微处见真知。他还围绕“绿色发展提升活力品质”主题,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市更新的绿色发展技术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解析。

  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规划师黄少宏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短板、难点、重点,结合案例提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要点及案例》(第一批),包括13项技术要点,对其中的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城市更新、围填海相关规划四项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介绍。他表示:该技术要点要以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南为基本遵循,以规划理念为导向,规划应在把握自身特征、规律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承接的国土空间规划项目要结合具体情况学习相关技术要点,做到举一反三,提升成果质量。他认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要点及案例》(第一批)是中规院北京公司为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技术管理工作的复杂形势制定的具体措施,也是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的系列技术管理工作之一。

  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规划师孙彤从对城市更新工作的认识出发,解读一段时期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断深化的城市更新工作相关要求,并结合潍坊城市更新工作的基本情况、经验和特点,提出城市更新行动核心是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大背景下,匹配高质量的规划技术服务。他表示,此次试点工作需在规划理念和内容提升的基础上,着力转变规划服务方式,形成“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中间横向打通”的可持续型技术服务模式。在工作方法方面,城市更新工作应结合政府、金融支持机构、项目平台操作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要求,形成对城市更新项目的组织参与逻辑,集成多场景、多专业工作模式;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流程的前端、中端、后端,针对性地以多专业团队搭建组织架构,采用“规划引领+系统集成+项目策划+实施运营”的技术思路,要提供全周期规划服务,并提出各个阶段的工作组织和技术方案。最后在阶段性工作的基础上,要在城市更新模式上处理好“短期与长期、政府与市场、规划与治理、公益与盈利、总体与局部”五个“关系”,在技术方法上促进“多专业集成、多主体合作、多规划融合、多方式并用”四个“多”的有机结合开放式工作思考与探讨。

  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规划师卢艳霞表示,城市更新范围内的土地,多数是国有存量建设用地,且是低效利用土地,涉及地方政府、产权主体、社会资本、经营主体、公众等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多样,更新难度很大,未来可持续运营难度更大。目前,国家政策针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出台了系列鼓励措施,包括鼓励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自主或联合改造开发、积极引导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造开发、鼓励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用地结构、鼓励集中成片开发加强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鼓励空间资源立体复合利用、鼓励职住平衡功能混合等。当前开展城市更新,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共建共治共享,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全域全要素的更新统筹规划,并以片区为单位推进更新,因地制宜地探索灵活的支持政策,针对不同项目允许探索差异化的更新模式。

  中规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分享了他对系统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的几点思考。他认为,我国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汛期降雨集中,洪涝同期,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近些年城市暴雨内涝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些甚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确认识城市内涝原因是治理城市内涝的基础,他分析归纳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到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滞蓄能力下降;二是洪涝不统筹,相互掣肘和影响;三是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治理城市内涝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他认为,要治理城市内涝,必须转变理念,全面加强“三个统筹”,即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另外,还要建立“三个体系”(加快构建流域区域洪涝统筹体系、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完善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面对洪涝灾害的韧性。

  中规院北京公司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在报告中以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切入点,梳理我国国家层面及地方层面的政策文件,分析“双碳”政策的演进与形势变化,指出当下“慢作为”“碳冲锋”“攀高峰”“跃进式减碳”“不系统”“无重点”等“双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以“定目标、找空间、明重点、排计划、有保障”为线索的分析与实施路径,勾勒了5+10基层实施体系,并以无锡惠山区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双碳”目标的基层实施提出关键注意点:既不要没有增长的低碳,也不要高成本的降碳;低碳发展需要通过更详细、更综合、更具体的路径来实现;“双碳”目标实施路径研究是前置性工作,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中规院北京公司乡村振兴中心主任曹璐介绍说,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关乎国家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乡村规划作为政府引导乡村发展、完善全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亟待改革和创新。她在报告《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创新》中提出乡村规划方法创新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重新梳理统筹构建县、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县域层面应在保障生产生态底线的情况下,明确乡村资源要素整合方式、发展路径,以及乡村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和建设技术解决方案;乡镇层面应在土地集约利用、服务设施配置、空间管制等方面完成空间统筹安排;村庄层面应细化空间落地、公众参与和完成向上反馈。二是编制面向实施的乡村规划,强调加快节奏、打通纵向逻辑,将总体统筹、项目库建设和概念设计融为一体。三是对乡村建设发展的成长路径高度关注,加强多专业协作、明确执行主体、探讨资源整合方式。四是动态调整的陪伴式规划,以客观专业的视角理解乡村,以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乡村,并为乡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保留动态变化的余地,持续思考如何挖掘乡村潜能,并通过资源链接和引导手段,逐步接近乡村规划目标。五是编制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全面规划,在潜山万涧村的模式探索中,空间规划只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项目立足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和协助村落链接城市资源,从对个体扶弱到形成群体协作,在乡村新教育、公益养老、乡村产业培育等领域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论坛最后由中规院副总规划师、中规院北京公司总规划师朱波对公司2021年度技术管理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对2022年度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六点展望:一是加强公司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院—公司—部门”三级联审联动管理机制,由公司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审查组结合具体项目出台推荐项目和技术要点相关报告,通过审查、抽查、巡查等方式推进公司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管理工作。既要做到“守底”,也要实现“提质”。二是推动城市更新技术发展。要从政策集成应用、运营模式研究、服务方式探索、技术管理创新等方面对城市更新工作形成新的认识,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三是要加强公司各研究中心的管理与技术发展。一方面要对各研究中心进行技术帮扶和技术管理,同时也要求各研究中心进行自我总结,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更系统、更全面地推动各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四是通过进一步推动“总分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分支机构技术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推进公司科研机制、体系的构建,确定科研发展方向及重点,系统化地推动“中规智库”在公司的常态化建设。六是强化公司技术管理、存档、抽查巡查、在地服务方式等常规性的技术管理和规章制度完善工作。

  (文图由中规院北京公司提供)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