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增添设施 电动自行车有了“新家”

  □ 于 芸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是民生“刚需”。老旧小区因初期规划不足等原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普遍较少,楼道停放、私拉电线和入户充电等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修建车棚、加装充电设施等方式,让电动自行车有了“新家”,方便停车充电。

  设置充电场所

  福建省晋江市竹园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460辆,充电需求较大。在过去,小区居民普遍为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晋江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安全便民”的原则,选取小区的边角地块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目前小区沿着四周围墙共设置了11个充电场所,建设了230个充电端口,占地面积480余平方米,能够满足住户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需求。

  “以前,没有地方能充电。现在,增设了充电场所,方便安全多了。”居民张女士说。

  据介绍,竹园小区的充电场所由充电桩、监控摄像头、灭火器、雨棚等设施组成,每个充电桩上,都标明了编号和二维码。“新安装的充电桩具有智能精准计量、智能断电、充满即停的特点,雨棚也采用了防火材质。”小区物业服务经理介绍说,现在电动车充电有了安全保障,价格也不贵,充电一小时收费0.2元。

  此外,充电场所还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与小区消防控制室联网,确保在充电过程中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反馈信息。

  北京市朝阳区红霞北社区七街坊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近年来,随着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增加,居民的停放及充电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小区改造中,当地对院内的一处老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新建一处可供居民停放、充电的“三合一”电动自行车棚。所谓“三合一”是集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充电桩、充电柜于一体的车棚,同时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充电柜,既方便居民停放车辆,也满足居民多元化充电需求。

  升级改造后的车棚占地600余平方米,共有充电接口100余个,增设充电柜42组,可容纳自行车、电动自行车200余辆。新车棚顶部悬挂着一排排形似红色“小灯笼”的灭火弹,这是车棚新增设的“灭火神器”,每个“灯笼”内里都暗藏干粉灭火剂,若有火灾发生,当车棚内温度达到68℃,灭火弹便会自动喷洒干粉灭火,防止火灾发生,守护居民安全。

  据悉,车棚内还将陆续增设烟感报警器、安全提示牌等设施,进一步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居民停车安全。

  加装充电设施

  “我们有专属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盒了。”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三元社区居民王先生开心地介绍说,“这个设施很方便,用的还是自家的电,充电安全又便宜。”

  近期,咸宁市在部分老旧小区试点设置居民专属充电盒,充分利用小区停车位空间,采取双向布局的形式,通过各户独立开关管理、预留集体空开的方式优化充电安全和日常使用管理,确保专属充电盒既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又符合小区整体规划。

  专属充电盒由参与该点位建设的业主共有,共同管理使用,社区应急服务驿站工作人员负责充电设施日常巡查工作,定期检查充电设施的运行状态。社区告知业主日常充电和维护要求,并与业主签订安全承诺书,保障居民充电安全。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在4个小区安装专属充电盒28个。下一步,按照“找好选址、划好车位、留好充电口、装好空开、做好阻燃措施、规划好遮雨棚、群众参与好”的“七好”标准,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一区一策”对全市老旧小区因地制宜实施规划,全面铺开建设。

  过去,山东省潍坊市曹家巷小区许多居民从家中、楼道内拉出长长的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看似省事,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因为老旧小区可利用空间十分有限,改造中,在考虑充电桩安装位置时,就想到了在居民楼旁有独立的小平房,也就是‘厦子’里统一设置充电区域。因为这里与居民楼分开,充电相对安全。”工作人员介绍道。

  “‘厦子’里统一安装充电设备后,电动自行车充电时一旦出现漏电等意外情况,可以自动断电,非常安全。”居民巩女士表示,之前,她都是直接从楼上扯电线进“厦子”充电。如今,“厦子”里安装了充电插口和漏电保护装置,充电时心里踏实了。

  据介绍,近年来,潍坊市探索“厦子充电”模式,对于地上“厦子”数量充足且面积较大的小区,推动电动自行车在“厦子”内安全充电。通过在楼体外墙安装壁挂式充电盒、规范线路敷设、加装漏电保护器等安全措施,根治“飞线”充、“楼内”充的“顽疾”。

上一篇:守护文化基因 让武安精神薪火相传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