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恒大纱厂凤凰涅槃 老厂区将焕发新生机

  □ 杨 浦
 

  在上海浦东三林镇杨思地区,有个耳熟能详的老地名——“恒大桥”,它至今仍出现在部分公交站牌上,也留存于恒大路、恒大小区、恒大华城等道路、住房、商业设施的名字中。其实,几代杨思人口中的“恒大”,来自1920年就创办的恒大纱厂。

  时代发展,恒大纱厂早已轰鸣不再。百年一瞬,纱厂建筑依然屹立于杨思港畔,并将实现凤凰涅槃。获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的恒大纱厂旧址,正进行着“新象限·杨思·纱厂”更新项目(以下简称“更新项目”)。三林镇旨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城市更新,将办公、商业、公寓等不同业态有机融入工业遗存,彰显“文化+消费+科创”的“现代城镇”新名片。

  唤醒百年工业遗存

  走进恒大纱厂旧址,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礼堂、厂房、办公楼等老建筑,最早的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纱厂初创期。在高大的厂区行道树掩映下,建筑无论是样式还是保存状态,都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惊艳之感。

  其中,礼堂为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填充,受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影响,建筑风格较为简单,缺少装饰,结构体系外露,钢制门窗开口较大,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办公楼为两层梁柱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走廊部分为砖柱承重,建筑风格较为简单,为清水砖墙加水平线脚。厂房也保存基本完好,为一层钢筋混凝土梁柱体系,建筑总体简单,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清水砖墙填充,表面水泥砂浆涂层,局部高起,可开高侧窗解决室内照明问题。

  资料显示,恒大纱厂由浦东近代爱国实业家、社会活动家、职业教育家穆湘瑶等参与创办,穆湘瑶还发起修建了从周家渡到周浦的交通干道上南路,对促进浦东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恒大纱厂旧址后几经流转,现属国有资产。随着上海产业调整,大约20年前工厂停止生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时光飞逝,上南路依旧熙熙攘攘,恒大纱厂却沉寂下来。2021年末,更新项目正式开工,百年纱厂即将迎来新生。

  活化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让古老厂区重焕生机,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更新项目将修旧如旧,除必要的安全加固外,将重现文保建筑的往日风貌;还将重构厂区的功能结构,将其打造成为文化体验高地、科学创新高地、历史保护高地,从而形成产业升级的示范区、浦东文化商业综合性新地标以及三林地区对外的新名片。

  更新项目邀请“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章明进行设计规划,园区将疏通主要道路轴线与文保建筑历史轴线,推出“现代·商业轴”“未来·产业轴”“历史·体验轴”三条轴线,活化形成整体空间格局。办公、商业、公寓、餐饮、展厅、书店、剧场、亲子等不同业态,都有望植入其中,实现空间的多元融合创新。

  为了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封闭的厂区围墙将被拆除,丰富沿街界面,打造为一片向大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也让整个街区活起来。新园区将通过引入社区活动,力求以良好的公共空间体验吸引更多人才驻足、更好的产业落户,打造工作与休闲融为一体的舒适工作环境。

  就在厂区最东缘,矗立着一座古旧水塔,静静俯瞰着杨思港河道。水塔下方长出了一棵泡桐,仿佛与水塔融为一体。尽管水塔并未在文物保护之列,但其形成了这道独具韵味的美丽景观,也促使工程方保留。水塔外围将增设钢制楼梯,并以此为核心打造滨水广场,形成地标性的打卡点。

  三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更新项目将发挥轨道交通站点的带动效应,促进站点周边高强度开发,并依托楔形绿地、滨江滨河等生态资源,打造复合型功能区,让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融,促进中环区域整体城市品质提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