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城乡>>城乡建设>>
凤阳"贴本"村支书的折本"禁烧"买卖
- 时间:2014-06-09 14:32
-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姚书记自掏腰包带领大家开展禁烧工作,干事有魄力,是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书记。”
位于省道S207、S310和合蚌高铁一侧的凤阳县西泉镇姚郢村,是今年秸秆禁烧工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在当地的党员干部和普通村民当中,只要提到该村今年夏收时节秸秆禁烧工作,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村支书姚运海,说他是一个为党工作,为民办事,甘于奉献的“贴本书记”。
在被称为颁布史上最严禁烧令的今年,重要的国省道、高速、高铁沿线倍受关注。姚运海所在的姚郢村附近两条省道、一条高铁与众多县乡道路交织成网,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此次形势严峻的夏收秸秆禁烧“突击战”中,姚郢村的禁烧成效却尤为显著,截至6月6日,全村3000余亩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夏粮种植也将在6月10日前全部完成。整个夏收期间,姚运海“主政”的姚郢村至今未出现一处秸秆焚烧点,成为当地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2008年,姚运海高票当选姚郢村党支部书记,这位年过四旬、内心比长相更加憨厚的村支书,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党员,也是现在已拥有千余万元资产的养殖大户。因为他心里装着老百姓,六年时间里做了不少“贴私钱 办公事”的傻事,得到了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的一致拥戴。
别看姚运海只是全中国最基层、最“土气”的干部,他的政治敏感性和政策执行力却是一点也不差。接到上级任务后,他把秸秆禁烧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立刻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镇里包村干部的指导下,抽人、调物、搭棚、建点。他和大伙打成一片,一边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把秸秆禁烧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做到每一家每一人;一边与大家严防死守,昼夜巡查,24小时吃住在禁烧点。姚郢村在姚运海书记的带领下采取“党员争带头、干部包亲戚、村聘临时工、科学布设点、交通讲速度、联络求快捷”等办法创造性地开展禁烧工作。
要买禁烧设备,村里没钱怎么办?姚运海自掏腰包6000多元,购买各种灭火设备;在镇里发放2个看守棚基础上,又买来4个棚搭建在重点区域。为保证每个看守棚有足够人手,姚运海自己花钱以每人每天100元的工资临时雇请了26名看守人员,加上“村两委”干部,30多人日夜坚守在田间地头。这么多人戴的草帽、喝的矿泉水、吃的盒饭,都由姚运海全力“赞助”。他自己花钱,让人买来6部对讲机,配发到每个看守棚,有情况随时对接。他还带头发动干部,把自家的皮卡车、电动车等车辆开到看守棚,随时备用,做到每棚至少3辆车。在姚运海的带领下,姚郢村禁烧工作呈现“点多、人多、器具多、车辆多、通讯快、速度快”的“四多两快”的良好局面。
在姚书记日夜奔忙在全村禁烧工作一线的时候,他的家人却一面忙着自家几十亩小麦的收种,一面忙着照看养殖场里的300多头菜牛。
谈起这些,被太阳灼晒得皮肤黝黑的姚运海却只是憨憨一笑,戴起草帽又忙着帮村民清运麦秸去了……
(责任编辑:崔凤娇)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