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乡人物>>

回归人本初心 重塑空间价值

  ——浅议新时代的口袋公园建设
 

  □ 陈 雨
 

  

  • 陈 雨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规划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更新、美丽城市建设、人口与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实践经验丰富,项目服务横跨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多部门。主要项目:《美丽江苏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在编)、《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编)、《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2021年度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扬州市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扬州市住房发展专项规划(2020~ 2035年)》等。

  1933年,现代城市规划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44年后的《马丘比丘宪章》则进一步提出“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显然,游憩休闲活动是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公共开敞空间则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空间。

  在疫情与极端气候不断考验城市韧性的当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不可控的“空间隔离”,人们对于户外活动、公共空间的认知与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2022年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同2019年必然存在极大的不同。在建设新型城市的全新语境中,如何提供更加安全、健康、多样的公共产品和交往空间,不仅关乎高质量发展,更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和普通市民,笔者认为口袋公园建设应当回归人本初心,重塑空间价值,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的复合性——允许更多可能性的发生

  口袋公园不仅仅是单纯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安全防灾的一处场地,还承载着社会交往、文化展示、教育科普、促进健康、生态保育等多元功能。以促进健康这一功能为例,口袋公园里不仅有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步道、器械等,还是一处随时可去的开敞绿地,对居民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存在局部封控区的情况下,有着大量人流的大型公园已经不是第一选择,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便显得尤为珍贵。人们不需要走很远,就可以来到一片开敞的绿地,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获得幸福的生活体验。当然,口袋公园还有更为直观的健康用处,就是需要时可瞬间化身为核酸检测点或疫苗接种点等。

  只有设计者在规划初期充分考虑到多元复合的功能,才会在具体空间设计上为功能找到合适的载体与表现方式,建成后的口袋公园才会真正吸引人流并为居民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允许更多可能性的发生。

  设计的科学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一是在口袋公园的选址与布局上,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借助大数据分析居民休闲活动的时空特征,科学选址,合理地划定公园服务半径与服务范围,避免因布局不合理造成可达性差、活力低下等问题。

  其二是要在尊重当地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巧用多学科的科学技术,做到融合与创新。比如:有些城市已经在口袋公园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有些城市在公园植被的物种选择与种植布局上,聘请环境科学、植物学等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设计,既实现了美化城市、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又促进了低碳城市的建设。

  公众的参与性——所有的价值与意义都是人赋予的

  口袋公园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必然要有公共性,公共性如何体现?这意味着要接纳很多人群,要见物,更要见人。但是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反而会削弱居民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因此更应倡导一种“公共的参与性”。

  一方面,在规划建设阶段,必须大力推行“参与式规划”,将口袋公园建设与社区营造、共同缔造等工作融合起来,号召公众积极为美好家园建设出谋划策,如此规划出来的公园才是人民需要的公园,这也正是现代化城市治理、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

  另一方面,在使用维护阶段,除了通过实用性的日常功能吸引人流,还需要策划丰富的活动,激活市场,保持公园的生活性、成长性。比如笔者每天上下班经过的林荫大道两侧有一段条状绿地,虽不是很宽阔,但是较为独立且不受交通干扰,因此很受居民欢迎。在这块绿地上,年轻人锻炼、中年人遛狗、老年人下棋、居民跳广场舞等情形屡见不鲜,偶尔还会有一些官方组织的集市活动、私人组织的草坪求婚仪式等等,甚至还有人在草坪上练习舞龙……这些从公共绿地上自发生长出来的活动,充满了生活性与生命力,是美好生活与美丽城市最生动的注脚。

  工作的系统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口袋公园建设是一项很具体甚至有点细微的工作,但是越是具体、细微的工作,越要将其放在全局中、放在系统中去统筹谋划。

  从生态系统角度看,口袋公园本质上还是城市绿地,必须纳入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系统之中统筹规划建设,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从空间生产角度看,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系统中的一部分,应当与周边不同功能用地、其他日常活动等进行充分互动,连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孕育更多空间与机会,通过激活一个小空间,触发周边甚至更大范围地区的更新与再生,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其中的底层逻辑与城市更新行动是相通的,很多网红打卡地最开始可能就是一间小小的、别致的咖啡店,最后却能带动一条街甚至一个片区的复兴与重生。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口袋公园建设要与城市更新、新型城市建设、共同缔造、低碳城市、韧性城市、健康城市、完整社区建设、美丽城市建设等行动深度融合、通盘考虑。只有融入最新的技术,践行最核心的发展理念,方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出成效。

  除了以上几点,还应鼓励适当超前的创新,比如在口袋公园的用地保障方面,可因地制宜,尝试对部分闲置用地规划“暂时性功能”。总而言之,高灵活性与强适应性是未来空间规划与治理的必然趋势,小而微的口袋公园在操作层面更为灵活、更富弹性,未来大有作为。

  联合国人居署最近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中指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必须成为可持续城市未来包容性规划过程的一部分”“城市政府应该投资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多重效益”“没有公众参与,城市韧性建设就不会成功”“有效的公共卫生是城市生产力和复原力的基础”……不难看出,城市发展的未来必定更加关注公共健康与福祉,更加关注绿色、韧性、公正、包容。我们期待新时代的口袋公园建设不仅为城市带来绿色与健康,而且能成为一种城市新空间、一个活力启动器,甚至可能成为一处未来生活场景的实验室,进而助力城市走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