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乡人物>>

围墙内外的“针灸式”更新

  本报记者 王建业
 

  

  设计师:鲁驰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设计师

  结对小区:南京市天津新村

  天津新村及周边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典型位于老城的单位大院熟人街区,整体呈现“老”(老城区、老建筑、老龄化)“多”(机动车多、零碎空间多、人口多)“密”(空间肌理密、社会网络密)“少”(活动空间少、服务设施少、物业管理少)的特点。当地老旧小区改造以若干小区及小区间街巷共同构成的“街区”为单元,开展针灸式微改造,改善围墙内外的人居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Q:如何将居民的改造需求和小区的资源条件有效结合?

  A:在设计之初,我们提出“体检评估-项目生成-方案设计-施工建造-共同缔造”的工作框架。围绕街区空间、居民行为、居民意愿三个方面开展体检评估,形成街区的资源地图、问题地图、意愿地图,综合“三张地图”生成“项目库”,以建设时序研究确定工程清单和工程地图。

  我们综合运用空间大数据分析、线上小程序主动采集信息等方法找问题,着重关注人的活动规律,比如老年人清晨买完菜之后,喜欢在街边跟偶遇的熟人聊天,我们结合相关反馈进行方案设计。

  Q:如何让居民参与到改造过程中来?

  A:在天津新村更新伊始,我们就决定探索让公众意见真正积极影响改造过程的方式方法。同街道办事处一起成立了“共同缔造工作坊”,将其作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社区能人和设计方的合作平台,先后开展了街区设计节、居民方案评选等线下活动,让他们参与家园设计的过程,抒发他们的真实感受。

  天津新村内有一处连接4米多高差台地的坡道,在设计初期,项目组设计师朱宁设计了直升电梯、混凝土坡道和钢结构坡道3个改造方案,出于后期维护便利度和建设便利度的考虑,选择了钢结构坡道。此后,为了不让坡道影响宅间道路的宽度,设计方案从四折调整为三折,又为了避让绿地中的广玉兰和木兰两株大树,两段坡道之间空出了40厘米的距离,坡道在接近底端处又弯折了一点。最终在居民、街道办、施工方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无障碍坡道顺利建成,老年人再也不用费力地爬陡峭台阶了。

  Q:如何解决改造项目公共空间不足、公共设施短缺问题?

  A:天津新村及周边小区是一片由零散小区构成的区域,围墙内空间局促,但围墙之间有不少可用的畸零地、闲置用房等,我们重点激活了“围墙外”的公共空间资源。梳理并盘活各类零散空闲地块、个人违建占用地、现状使用低效场所等,围绕街区一横一纵两条主要生活性道路,营造公共生活廊道。

  我们和街道办事处协商,回租商用房,将其改造为城市书房、居民会客厅等社区服务设施;把天津新村菜市场旁两处建筑凹角空间改造为两个口袋公园,既为外卖小哥提供了停放车辆的车棚,还为买完菜聊天的老年人提供休息座椅。

  如今,“围墙内外”有了显著变化:“围墙内”新增停车位22个、服务设施2处、活动场所2处。“围墙外”新增综合性邻里中心1处、城市书房1处、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车位420个、路边停车位22个,新建绿地广场7处、文化线路1条,优化沿街立面5条,改造健身步道770米。

  Q:对老旧小区改造有哪些建议?

  A:老旧小区改造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设计师投入大量智力、时间成本,此外合理的制度设计必不可少。根据我们对一些小区改造后的回访结果,资金、管理的不可持续仍是普遍问题,此外,建筑设施面临“再老旧”问题,一旦进入下一个修缮周期,易因物权不清晰置于快速衰败的境地。

  应该鼓励留足设计启动的准备时间,将居民达成改造共识、同意缴纳物业费等作为先决条件;鼓励“慢工细活”和社区营造,而不局限于年度周期;建立有效规则,实现投入与收益合理分配共担,甚至可引导将改造后的房屋增值收益与改造投资挂钩,这样居民才会真正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方案制订中去;明确政府托管等过渡服务的退出期限,建立住宅建筑全周期修缮机制。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