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城市更新应与历史文化保护『双向奔赴』
- 时间:2023-01-31 09:07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把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作为2023年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当前,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势头强劲的产业风口,为经济建设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就是大拆大建,或拆旧建新,在畸形的“经济繁荣”中,不惜毁掉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之根。
古街区、古村落和古民居等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它们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集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每一个能够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因此,笔者认为,城市更新工作并非大拆大建、拆旧建新,而应与历史文化保护“双向奔赴”。
首先,应尊重历史文化特性,继承有形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免其沦为标准化的、缺乏特色与人性化的单纯物质空间。其次,应尊重城市现有格局,不能盲目拆建古城和老街区,使原有的古城老街失去了历史文化特色。总之,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盖高楼大厦,而应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历史人文积累和独特资源禀赋,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毕竟,我们需要经济繁荣的现代城市,更需要文化灿烂的特色城市。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指出,要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针对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地方政府应建立日常的巡查管理制度,并纳入到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情况以及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制止各类违法行为;强化考核问责,把保护的成效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挂钩,对造成后果的责任人还要依法依规依纪作出处理。
汪昌莲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