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防灾减灾 老旧小区改造有实招

  近来自然灾害频发,河南强降雨、台风“烟花”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小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一些地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扛住了暴雨“大考”,赢得居民点赞。此外,在应对以往的灾害时,一些地区积累了不少“好点子”,并将其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中,为居民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防汛

  扛住暴雨“大考”

  

  福建省福州市东浦社区东浦花园雨污分流改造现场

  地面没积水、居民不涉水,面对暴雨“大考”,安然度汛。经过改造,不少老旧小区破解了居民的“积水之忧”。

  防涝改造

  道路会“呼吸”,花园能“喝水”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集虹苑小区在整治升级过程中,融入了“海绵”元素。位于小区南侧围墙边上的一片低洼绿地是名副其实的“雨水花园”,不仅拥有花园的美丽景观,下雨时还能汇聚雨水,形成一个小水塘。小区的慢行步道也内有乾坤。与不能透水的硬质路面不同,由彩色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铺成的步道不仅走得舒适,还可以“呼吸”,下雨时,雨水不会在地面停留,而是层层下渗、涵养地下水。

  在浙江省宁波市日湖家园小区,七成绿地改造成了雨水花园。在小区的花坛内,种植了许多麦冬、菖蒲、美人蕉等既耐干旱又耐水湿、去污效果强的植物。草木茂盛,绿树成荫,美丽的花园还是一个小型的海绵设施,可以对雨水进行调蓄和净化。雨水经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及海绵设施的沉淀净化后,流入蓄水井,多余的雨水流入排涝井,能极大减少道路积水,需要的时候,储存的雨水还可以用来浇灌小区内的植被。

  雨污分流

  “各行其道”,管网更畅通

  “过去,暴雨后,社区会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排水,但出行还是得‘搭桥’。”为了不涉水,居住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药王街的居民们常常搬砖“搭桥”,以便出行。药王街附近有多个老旧小区,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放量较小。暴雨一来,药王街主管道排放超负荷,雨污水便从支管道倒灌进了小区。根治积水“顽疾”必须对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封堵部分管网、新建扩建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经过改造,药王街实现了“血脉”的畅通,居民也无需再“搭桥”出行了。

  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到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厂。在江苏省泰兴市国庆新村三区,雨水、污水“各行其道”。“以前一下雨,路面就有积水。改造以后,雨水都顺畅地流进了管网。”小区居民说。重新铺设了雨水管道、配套建设窨井、设置雨水排放口,国庆新村三区的雨水排放能力大大增强。日前,泰兴市下大雨,国庆新村三区经住考验,没有出现大量积水的现象,向居民交出满意答卷。

  “防洪小包围”

  围起来,排出去

  小区地势低洼,一遇暴雨,积水倒灌、内涝严重,不少居民家中被淹。因为地理条件的先天不足,防汛成为不少老旧小区的“老大难题”。不过,随着防洪小包围工程的推进,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在上海市长宁区联建新村小区,每逢暴雨天气,便会出现大片积水,居民家中进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居民谈“雨”色变。经过改造,联建新村小区抬升了大门口的路面坡度使道路积水无法漫流至小区低洼处,还建起了一座泵站。积水从集水槽通过防汛管道排入泵站,再由泵站排入雨水总管,有效解决小区低洼处的积水问题。这种“围起来,排出去”的防汛方法被称为小包围,已经被应用于许多处于低洼地段的老旧小区。

  浙江省嘉兴市太平桥小区建于河岸边,海拔只有黄海标高1.4米。虽然早在2007年就进行了雨水、污水管网分流改造,日常也对雨水管网、污水管网进行疏通和维护,但是河水倒灌的问题依旧存在。在小区进行了小包围改造后,这一情况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在嘉兴市,不少老旧小区还通过采用无上部结构的潜水泵站,避免了防洪小包围工程对居民公共活动区域的占用。

  除了地面积水问题,在暴雨“大考”中,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在顶层漏水、低层进水等问题中也交出了高分答卷。

  ●防震

  给房屋穿上抗震“铠甲”

  

  

  北京市林校北里小区12号楼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我们小区上世纪60年代就建成了。楼房‘上了年岁’,浑身都是毛病。冬天进风、夏天漏雨还能忍耐,抗震不达标就不行了。”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街道的居民说起小区改造前的模样,仍然有些后怕。路面平、道路洁、设施全、环境美,如今,不少老旧小区在改造后焕发新颜,安全等级不满足现有居住要求的房屋还穿上了“铠甲”,让居民不再为防震问题忧心。

  抗震加固“转危为安”

  抗震加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地震多发国家。受限于技术条件及经济水平,不少“服役年龄”超20年的老旧小区,建筑物安全水准偏低、抗震安全性和整体稳固性较差,存在着地基变形、沉降以及墙体倾斜、开裂等问题。

  增大梁柱截面,增强结构整体抗荷载能力;通过外加双面钢筋网和角钢支撑,提高墙体和楼板稳定性和抗震性。经过改造,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煤建东三巷小区里被列为C级危房的10号楼“转危为安”。煤建东三巷小区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历经40余年风雨,居民楼的楼顶和外墙多处开裂,还发生了多起阳台侧面水泥板坠落事件。“经常会掉落水泥板、砖块,房屋还漏水。”小区居民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出资对10号楼进行了加固。

  穿“铠甲”增面积

  老旧小区建筑多采用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常采用外加圈梁构造柱加固、外套式加固、隔震加固三种形式进行加固。这些措施对居民使用及住宅外立面的影响较小,同时又可显著提升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北里小区采用的便是外套式加固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建筑面积,冬季室内温度还可提高3~4摄氏度,顶楼住户夏季室温过高的现象也可得到有效缓解。

  原来的挑出阳台被全部拆除;楼体的南北两条边缘打下桩孔并浇筑混凝土,形成54根桩基;南北立面外各浇筑了一道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外墙。改造后,卢沟桥北里小区的居民楼穿上了抗震“铠甲”。楼栋变得更结实、更坚固,还新增了不少面积。新外墙距离原外墙1.5米或2.1米,让每家每户的居住面积至少变大12平方米。“多出来的空间可以放一张床给小孙子。”小区居民开心地说。

  多举措保障安全

  为保障老旧小区内的建筑结构安全、守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抗震加固改造支持政策。例如,北京市围绕房屋加固改造技术路线、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资金支持等方面,下发相关文件,基本解决了抗震加固改造工作中遇到的政策和制度方面的障碍,加快了改造前期的准备工作进程。

  除了危房,小区内的危墙也是改造的重点。“手一碰,墙皮就哗哗往下掉。”发现小区围墙倾斜、开裂后,居民心里始终悬着一块大石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梅园一里小区建造于1995年,是一个开放式小区。1997年,一堵新建的750米长的围墙为小区增加了不少私密性与安全性。经过数千个日夜的风吹日晒,小区围墙开始出现裂痕,墙面也变得斑驳。经过改造,小区围墙从危墙变为新墙,居民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

  5秒内便能监测到100公里以外的地震信息;1天24小时监测楼况,异物震动将触发传感器。在湖北省武汉市,居民楼装上强震监测仪,拥有了“智慧大脑”。未来,老旧小区防震改造除了在硬件上改危房、改危墙之外,还将运用新技术在软件上保障居民安全。

  ●防火

  筑起小区“防火墙”

  易燃材质多,小区内物品摆放凌乱,消防设施年久失修;电路老化、管线杂乱,空中织起蜘蛛网;建筑物密集,消防通道狭窄,还常常被占用。老旧小区因建设时间较早,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隐患。在改造中,老旧小区检修“瘫痪设施”、畅通“生命之路”、应用“数智消防”,为居民筑起“防火墙”。

  治“瘫痪设施”

  消防设施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就像一枚“定时炸弹”,为老旧社区“小火亡人”事故提供了“温床”。小区单元楼道内,电动车自燃起火。因为电池燃烧火势较猛,再加上楼道内堆放着杂物,短短几分钟火势便迅速蔓延。该事故给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二村社区敲响了警钟,社区立刻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工作。检修消防栓,确保随时可以为居民输送“定心水”;清理楼道内的杂物,畅通安全疏散通道;安装烟感报警器,为居民家中增添一份保障。通过排查,小区内的多个消防安全隐患被依次排除。

  “灭火器缺失、消火栓损坏,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江西省抚州市南湖花园小区消防设施滞后的问题曾一度让小区居民忧心。配置灭火器、维修消火栓、健全消防器材,为居民“保驾护航”;建起微型消防站,打通消防“最后一公里”;固定消防宣传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安装充电桩,规范电动车充电行为。随着消防设施改造项目的启动,一个个防火“老大难题”相继被解决,居民心里也踏实了。

  畅“生命通道”

  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在不少老旧小区,因为车位有限,车辆挤占消防通道的现象并不少见。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路小区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车辆多、车位少、通道窄,这些老旧小区中常见的消防通道治理难题都能在古城南路小区里找到。明确消防车通道路线,在路面施划“消防通道,禁止停车”的显著标识、在主要的消防通道两侧设置警示牌;对空地进行改造,扩宽路面,新增150个停车位;修整车棚,让小区内的老年代步车、电动自行车有了落脚之处。如今,小区逐步解决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生命通道”不再被“霸道”。

  “您好,您的车辆占用了消防通道,请尽快挪车。”得益于数字监管手段的应用,在浙江省杭州市海月花园小区,如果居民把车停在了消防通道上,1分钟内便会收到挪车短信和物业管理人员的电话。除了合理规划路线、增加停车位、扩宽路面,消防通道的畅通还离不开监管,需要加强消防通道的巡查和监管,对故意占用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

  装“智慧大脑”

  大屏实时监测、全系统报警送达、定期数据报告、事故追溯定责,通过搭建智慧消防系统,不少老旧小区对消防安全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及时整改。

  居民在楼道里用煤炉炖汤,热气蒸腾而上,触发了小区里安装的微型无线烟雾探测器。控制中心里,智慧大屏上红灯开始闪烁,刺耳的报警声随之响起。值班技术人员确认信息后,迅速拿起电话预警。安装声光报警器、温度探测器等设备;远程管理消防水喷淋、消防栓、消防通道;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消防危险源并自动报警。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京新社区,通过技术手段,让消防工作更加智慧,让火灾没有可乘之机。

  消防栓全部安装压力监测器,一旦水压偏低就会触发报警;设置电动自行车智慧充电桩,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区安装明火探测器;在居民家中安装燃气报警截断阀,当室内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时,平台运营中心可以直接关闭燃气阀。一个个高科技产品,将江苏省无锡市的多个老旧小区打造成了智慧消防小区。

  目前,多地结合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消防设施改造工作,不断提升小区抗御火灾能力。

  ●避难

  身边建起“安全港”

  居民吃下“定心丸”

  近年来,不少老旧小区都建起了这样一个地方,平时可供居民健身、娱乐、休闲,遇到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等突发性灾难事件时可以变成居民身边的“安全港”,这个地方就是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就在小区里

  音响、话筒随时待命,冲锋舟、棉被、帐篷、电筒、衣物、绳索、发电机、灭火器等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兰家堡小区建设了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4000人临时避难。兰家堡小区建成时间较早,曾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几近“瘫痪”。经过改造,小区蝶变重生,还在56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起了应急避难场所,不仅能为小区居民服务,还能辐射周边的小区。

  走进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月牙塘小区,便能看见指向小区9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这些分散在小区里的应急避难场所让居民面对可能发生的“不测”,多了许多安全感。月牙塘小区建成于2000年,小区内空间开阔,周围交通便利,并且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小区内修建了多个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7000余人。

  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月牙塘小区中心花园的小木屋便可“变身”为指挥中心,确保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木屋内,发电机等各种应急设备配备齐全。中心花园的空地,有可供直升机停靠的停机坪、可随时供水的应急水井,草坪下还建有两个应急厕所。

  树标识牌 贴路线图

  在四川省达州市凤凰小区门口的道路两侧,立有3个醒目的标识牌,沿指示前行数米,便可到达应急避难场所。这个小区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远离河流、山区,地基踏实,设有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医疗救护点、应急供水点、应急垃圾存放点、应急厕所等,配备通信、供水、供电等设施,可设置帐篷930多顶、容纳5600余人。

  楼栋内张贴上应急疏散路线图、小区周围树立起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为了提升小区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四川省泸州市大山坪街道龙透关社区的多个老旧小区完善了防灾减灾相关的基础设施。龙透关社区位于山地上,灾害风险较高,同时,辖区内的不少小区都建成于2000年以前,由于年久失修,是地质灾害重点关注对象。2017年,龙透关社区开始为小区内的每栋居民楼绘制应急疏散路线图。现在,每栋居民楼上都张贴了应急疏散路线图,居民不仅知道身边有应急避难场所,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还知道该怎么前往。

  应急救援站“显身手”

  居民身边的“安全港”除了应急避难场所,还有应急救援站。为了补齐灾难防御短板,及时化解安全风险,多地将应急救援站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这些在改造中建起的应急救援站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常常在居民危难之际“大显身手”。

  居民楼内突然起火,窗户冒出浓烟,应急救援站的救援人员快速反应,3分钟到达、5分钟灭火,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的这座居民楼,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前铺社区银都花园小区的东北角。银都花园小区为老旧小区,有居民5000余户,存在空间不足、配套不完善、通道狭窄等安全隐患。为了居民住得更加安全、安心,2020年6月,银都花园小区的中心位置建起了一座应急救援站,配备专业救援人员10余人、各类应急救援器材290件套,打通了小区应急救援的“最后一百米”。

  楼下就是避难所,身边就有救援站。老旧小区在改造中补齐设施短板,筑牢生命线与安全线,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有感而发

  改造『预见』灾害 小区『遇见』平安

  河南极端强降雨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惨痛的伤亡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残酷,也警醒着我们应对极端天气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防汛、防火、防震、防雷,要做好防灾减灾的“大文章”,需要拥有问题意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预见”灾害。单元楼、门窗能承受多大风力?排水系统能否承载暴雨、从容运转?消防设施是否齐全、能否正常使用?老旧小区“修炼”的重点便在这些事关居民安危的“小问题”中。

  老旧社区环境杂乱、风险隐患多,防灾减灾,“修炼”更在平时。防灾减灾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风险排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和应急标识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危房改造、线路改造、管网改造等内容。当前,老旧小区防灾减灾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经济力量薄弱、缺乏技术支持等问题。

  老旧小区防灾减灾改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改造完成后,还需要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持续排查安全隐患,定期走访易受灾的区域,不断升级防灾减灾技术手段。这对老旧小区改造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天24小时实时监控、自动触发警报、一键报警……新技术的“加持”给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借助无人机、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新技术,许多老旧小区实现了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电梯安全、燃气安全等风险排查工作的常态化。

  除了完善物防、技防外,还要做好老旧小区的人防工作,持续开展应急演练与防灾文化宣传活动。

  梳理各类隐患清单,制作并张贴灾害风险地图及避难场所路线图;定期开展地震逃生、传染病预防、消防演练、防溺水演练;组织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风险排查,落实“自己的小区自己保护”的理念,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

  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老旧小区防灾减灾改造工作开展,对于减少居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意义重大。只有“预见”灾害,不断改造升级,老旧小区才能“遇见”平安。

  本版文字:杨若男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