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热点追击>>

深化闽台乡建乡创 共筑城乡融合样板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日前,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引入台湾乡建乡创团队扎根基层,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中心,兼顾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实施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农房改造、公共空间完善、产业培育等重点项目,探索两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今年以来,晋江市作为福建省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聚焦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侨乡特色、产城人融合发展等亮点要素,聚力打造“晋江滨海新城镇、闽台融合样板县”。

  高位统筹 一体推进

  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镇村层面对应成立工作小组,统筹推进闽台乡建乡创样板创建工作,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

  强化政策引领。出台《晋江市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晋创业就业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吸引超800名台湾青年人才(包括乡建乡创人才)来晋就业、创业、实习,其中经晋江市入选的省市县三级台湾籍高层次人才592人,为深入推进闽台乡建乡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陪护式”服务。2020年以来,共引进15支台湾团队为13镇22村(社区)开展设计、策划“陪护式”服务,签订闽台乡建乡创项目陪护式服务合同30个,策划项目450个,总投资额约3.5亿元。目前,闽台乡建乡创已覆盖全域各镇并继续纵深发展,逐步向城市片区更新项目延伸,进一步探索“闽台城建城创”创新模式。

  项目带动 提速提效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由点及面、示范带动”的思路,紧密结合滨海生态乡村振兴示范带和G228线滨海风景线项目建设,择取“三镇(金井、深沪、龙湖)、五村(塘东、福全、石圳、衙口、科任)”作为示范片区,围绕8个方面24项内容开展创建工作,共策划实施项目75个,分两年实施,计划总投资3905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项目面貌初现雏形。

  完善技术指导体系。组织专家队伍开展技术辅导,强化督促协调,形成“一线解读政策、一线校准方向、一线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不定期组织相关镇村开展样板观摩学习,邀请专家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创建先进经验,提高一线人员业务水平,夯实样板创建人才基础。

  创优建设品质。注重结合在地特色文化和现有资源,精耕节点设计,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样板建设品质。同时,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先行先试 探索突破

  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闽台乡建乡创投融资渠道,发挥乡贤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吸引更多台企和海外侨胞资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镇村资金为基础、社会资金为撬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塘东村发挥港澳侨台优势资源,引导乡贤捐款捐物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2024年以来,累计筹措资金1400万元投入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中,形成政策叠加优势,持续推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金井镇塘东村返乡青年看到家乡在推进海角一号公园建设工作,心生激励,主动与台湾陪护团队交流,将自家闽南古厝打造为“季风信物民宿”;塘东村青年蔡竞翔组织团队改造自家老厝,参与乡村振兴,发展民宿及花园茶吧,项目总投入资金50万元;福全村村民华侨苏荣祥参与了民宿项目并委托村委会运营,村民出资30万元,总计打造房间9间。

  坚持文体旅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实施“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策略,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实施以来,5个示范村共修缮传统建筑6栋,盘活闲置资产20处。塘东村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对蔡维祥古厝进行加固修缮,保留其清代闽南民居的特色建筑元素,对古厝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并活化利用为“塘东南音练团室”“塘东故事馆”,成为展示塘东村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开展研学活动和村民日常聚会的重要载体;举办“塘东音乐美食季”“海峡两岸鲎保育日”等活动,共吸引游客3万人(次),进一步强化“海峡的触角”文化IP;以创建“晋江市中小学教育研学基地”为契机,积极引入晋江博物馆参与研学项目合作,通过“村校共建”“两岸工作站”等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1+1>2”的两岸合作新模式,累计开展研学交流活动130次。

  深化晋台融合机制。搭建“福建青年建筑师家园”等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健全更多两岸乡贤、名校、名师常态化联系机制,推动两地青年建筑师、大学师生互访交流,为闽台乡建乡创深入开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2023年以来,晋江市深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策划了首批两岸融合项目28个、总投资341亿元,先后打造1家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五店市)、2家省级对台交流基地(金门供水工程、龙山寺)、2家省级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晋华、渠梁),成立7家涉台协会,包括晋江市晋台民间交流协会、晋江市台湾高校同学会、晋江市晋台传统武术交流协会等,涉及民间交流、文化交流、校友联谊等多领域,积极推进闽台两岸交流合作,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落实长效运管机制。在侨厝保护方面,塘东村以修代租20年,托管村内海外侨胞祖厝,依托相关政策资源,对其修缮、活化利用及租赁,所得收益专款用于侨厝维护管理,以托管整合资源,以修缮换取使用权,以运营实现价值,以收益反哺维护,形成一个能够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的保护与发展运营管理机制。在惠民空间运管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运营前置”的精准规划,打造塘东村海角一号公园、贝壳落日咖啡馆等惠民公共空间,有效解决当地高品质服务设施紧缺与群众对高品质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建立“茶暖乡情”运营公约,为65岁以上村民提供免费茶水,让一杯茶为长者致敬、传递温情,独特的人情味,又形成强大的品牌吸引力,让商业活力与乡村人情在惠民空间中相得益彰,吸引众多商家主动要求入驻。

  林自奕

上一篇:构建历史与现代共生互荣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