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城乡>>
建立体检结果数据库 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和使用
- 时间:2022-02-23 08:48
- 来源:中国建设行业
当前,城市体检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工具。通过城市体检可使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更加精准、城市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然而,不能为了体检而体检,城市体检成果的合理应用才是关键。如何利用新城建中的智慧化手段,将静态的城市体检结果变为可随现实变化的动态数据,用好城市体检结果?专家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
刘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建议结合新城建,借助城市体检的数据采集,结合各部门共享的业务数据、城市管理数据,实现体检评估相关的指标综合查询与展示、对比分析评估等功能,建设集“数据采集、校核更新、模型分析、评估预警”于一体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将体检信息平台作为城市大脑的主要应用模块,支持常态化的城市监测与评估,促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与城市治理的统一,为精准把脉“城市病”、治理“城市病”提供有效辅助决策。
与此同时,将城市体检指标纳入体检信息平台,完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面向城市体检工作进行全过程实现数字体检、量化体检、动态监测评估,全面呈现体检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梳理整合体检数据,实现年度汇聚;二是充分对接部门资源系统,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动态更新;三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智慧监测;四是数据分批次逐步完善,精细化数据底座,保障数据呈现及时反馈,实现智慧治理。
陈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社会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成都市行政法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学会理事
城市体检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有效的城市体检评估旨在“防未病、治已病”。为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要将城市当作一个整体,基于多元空间大数据进行城市现状评估,找到“城市病”根源,取之于城市的各类型动态和实时数据,精准反映出问题,为及时有效地进行城市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体检与市民感受、基层治理密切结合,应遵循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和城市发展逻辑,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治理、解决城市问题。为保证体检指标的计算内容“既见物、又见人”,体检结果和“病根病灶”可视化、精准化,在公众满意度调查与意见征集中应完善“传统渠道+信息技术+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现代治理手段,建立平台化、长周期、可持续的城市体检方法,辅助城市科学决策。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