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苏州市吴中区:“海绵”绘画卷 碧水绕城郭

  □ 庄勤华 顾彬彬


海绵型居住小区一角

吴中城区鸟瞰图

  天堂之美在太湖,苏州之美在吴中。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拥有60%的太湖水域,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作为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拉开了吴中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序幕。

  吴中区把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头、干在实处,围绕保护太湖、建设宜居住区的目标,结合自身丰富的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把“多元化”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转变城市发展的新方式、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性的重要途径、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优等生”的重要举措、推进“太湖之美、吴中最美”成为最亮品牌的重要着力点、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生态、高质量生活”追求的重要抓手,遵循“条块结合、部门协同”的工作方针,系统化全域推进,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生动讲述了“山清水秀、泽被一方”的故事。

  顶层设计 落实措施保障

  吴中区作为苏州市最早启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区,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成立区、镇两级领导机构,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先后下发《关于印发吴中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吴中区海绵城市建设审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等文件。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对工业企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部门协调,全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规划为引领,建立年度考核机制,积极推动在排水防涝、交通设施、绿地系统、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积极探索 创新工作方式

  吴中区立足实际,实行嵌入式管理模式,建立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全流程管控体系。在方案审批阶段,借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审查全覆盖;在工程建设阶段,充分依托现有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开展项目事前交底、事中指导监管、事后效果验收,强化质量监管,扩大监督范围、延伸监管纵深,部分街道在验收阶段引入专家评价制度。此外,充分利用技术人才支撑建设发展,动态化建立吴中区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区海绵办吸收国家、省试点建设项目经验和教训,在部分项目方案阶段就建立起“雨水管理与景观艺术”有机融合的“双重标准”,让建设项目的多专业设计师联合成立项目工作坊,集思广益、各取所长,通过充分协调,最终达成兼顾各专业优势、突出景观美学效果的海绵景观,由区海绵办、建设单位及技术服务团队权衡利弊、判断取舍、纠正偏差,最终实现最优化海绵城市设计。

  生态优先 构建美丽格局

  以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全面践行“河湖休养生息”的治水理念,突出特色,落实新部署、践行新要求。吴中区基于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格局,以“多元化”为海绵城市建设特点,细化区级实施方案,从大处着手,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多元基底要素,通过在源头、过程、末端不同尺度上应用“灰绿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保证生态空间的预留,构建大海绵系统。结合吴中区濒临太湖的天然优势,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山水环绕的本底特点,将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本底和众多城市的水系、绿地相联系,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护和修复自然海绵体,围绕高标准太湖生态岛建设、澄湖湿地修复、吴淞江生态轴构建、胥江两岸保护发展,通过“水路相伴、蓝绿交织”,实现“蓝绿灰”三廊融合的立体生态网络,构建“一核、两轴、两环、多廊道、多板块”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逐步铺陈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水韵吴中。

  灰绿结合 提升御险韧性

  全力构建“一湖为核、三江串联、多点开花”的河湖格局,系统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结合京杭大运河堤防加固工程、南城区防洪除涝及调水引流工程、苏东河整治工程等项目,从源头减流、畅通堵点、“蓝绿灰”系统发力的技术路线出发,强化内涝防治和水环境改善的有机融合,重点恢复城市本身的生态滞、蓄、净能力,水岸联动,建设清水绿廊体系,提振幸福河湖建设动能,保护江南水乡生态安全。挖掘吴中区治水历史文脉,建立符合“醉美江南太湖、最美苏州吴中”的水文化体系。结合“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岛一策”,将古代水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治水理念和文化脉络嵌入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和发扬吴中水文化内涵,彰显“满城文化半城水”魅力。

  因地制宜 建设宜居环境

  吴中之“美”不仅是山水文化之美,更是城市发展之美、人民生活之美。吴中区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更新与保护,采取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坊、创新海绵景观手法等措施,统筹生态、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大力推进新老住区、街区建设项目落实海绵理念,让“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清可见鱼、热岛有缓解”的实效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创新造景手法,赋予海绵设施艺术美,利用生态设施实现雨水管理,在实现雨水径流滞蓄消纳的过程中,采取曲折路径,使得乔灌草高低错落、不同植物品种搭配净化,彰显美丽城市特色。注重细节处理,营造微观尺度美,在铺装设计上,为满足透水铺装率的要求,采取石材与透水材料混拼的创新工法;在雨落管断接处理上,避免简陋化和工程化断接,将雨水立管收集净化器周边微景观融合处理,形成独特景观。

  吴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