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城市案例>>
为历史建筑穿上“智能马甲”
- 时间:2024-09-12 10:36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为区内5处历史建筑试点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实现24小时结构安全监控。同时,可通过平台数据分析,为历史建筑安全状况“把脉、问诊、开方”,当好“健康管家”。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相比人工巡检,这套智慧监测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数据精准、‘24小时在线’的优势,无论台风暴雨、寒冬酷暑,我们的传感器都会以设定好的频率自动采集数据、传送数据,通过监测云平台的判定机制识别异常,及时报警。这样的工作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准确度和覆盖范围。”
采取多项措施
提升动态监测能力
黄埔区挂牌的历史建筑,结构形式以砖木为主。为了保护这些历史建筑,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虫害、火灾、地震等威胁。
虫害防治方面,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全区历史建筑定期开展全覆盖巡查。对房屋结构安全情况进行摸查汇总,检查屋架、檩条、木柱等部位是否有蛀蚀等安全隐患,及时发现白蚁等虫害活动,指导镇街、保护责任人进行虫害防治。
火灾隐患排查方面,在历史建筑上安装烟感传感器等前端监控设备,依托物联网技术将监控数据、预警信息实时上传历史建筑防护平台,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对视频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分析,对烟火等异常事件进行智能预警,第一时间处理。此外,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历史建筑,镇街、保护责任人加强对历史建筑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的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检测,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历史建筑部分墙体、屋架等构件在超长期服役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风化、腐朽甚至断裂现象,安全性、抗震性不能满足基本要求。为此,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组建专业队伍,对存在结构安全隐患而短期内无法全面修缮的历史建筑,如凌希天故居、深井德星里2号民居,进行应急抢险加固,采取钢管架结合槽钢加固支撑墙体和屋架等形式,临时解除坍塌风险,提升抗震、抗风等能力,保障历史建筑结构安全。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也会同属地镇街、保护责任人研究采取各种修缮、加固等保护手段,提高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水平。
近年来,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创新“一物一档、一物一人、一物一策、一物一景”的保护措施,确保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有专门的“保护责任人”进行监管和巡查,坚决阻止任何损坏历史建筑的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保护、完整保护、全面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区在全市首创“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通过设立街、村、专职三级屋长组织体系,各级屋长全面负责所管辖的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定期汇总历史文化遗产巡查情况,形成巡查报告并通报至各部门和保护责任人。各级屋长挂片包干,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贯彻落实关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最新要求,各村及社区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管控保护范围,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人防+技防+云”
定期生成“体检报告”
据统计,黄埔区目前挂牌的历史建筑有22处,分布广、结构类型复杂、管理难度大,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历史建筑结构安全管理,由此,黄埔区历史建筑智慧监测系统逐步建立起来。
结合历史建筑结构健康现状、基础类型、周边环境情况,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制定“一处一策”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房屋结构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及周边施工振动影响等重要数据并传送至系统,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监测。目前,黄埔区在5处试点历史建筑共布设了35个监测点。
在提高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和防灾减灾方面,系统能够发挥哪些作用?据了解,系统可对异常振动等情况进行自动辨识,如在房屋周边异常振动达到一定值时,系统会连续采集数据以进一步确定风险情况,形成房屋安全监测及隐患整治一体化监管体系。监测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预警,系统也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通过精细的数据处理和风险评估,确保房屋安全处置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同时,为防范不均匀沉降对历史建筑产生危害,工作人员会定期到监测点进行实地监测并将数据上传后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好灾害预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试点历史建筑上均装有专属标识码,这既是历史建筑的“身份证”,也是“健康码”,巡检人员、网格员或保护责任人扫码可及时了解房屋最新状态,同时打卡上传巡检记录并进行问题反馈,为房屋安全状况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人防+技防+云”协作模式,多维度采集监测数据,综合研判分析,定期生成“体检报告”,为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撑。
建立相关系统,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智慧监测系统和房屋安全应急处置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各环节管理工作的衔接贯通,逐步构建智能化监测、数据化管理、精准化防控的房屋安全管理模式。
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创新历史建筑结构安全管理模式,为全区历史建筑保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强化智慧管理与应急响应,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历史建筑的安全状况“把脉、问诊、开方”,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预防性修缮和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协调多个部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