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乡规划>>政策法规>>
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发布
- 时间:2022-12-07 13:41
- 来源:中国建设报
没有方向盘、没有驾驶位,这样无人驾驶的接驳车真的能上路吗?
全国首个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以下简称《管理细则》)于近日发布,给出了问题的肯定答案。
“这是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新产品完成的又一关键性管理突破。”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细则》在国内率先以编码形式给予无人接驳车相应路权,这意味着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允许有编码的无人接驳车上路行驶。
“无人接驳车是自动驾驶落地的新产品,目前尚不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所规范的道路机动车辆,无法获得开放道路行驶权。”一无人接驳车研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的车辆仅能在封闭、半封闭园区进行测试,亟须在开放道路进一步进行技术验证和迭代,此次《管理细则》的发布不仅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规范了无人接驳车上路的管理,奠定了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无人接驳车如何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上路?对此,《管理细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持证上岗”。参照机动车管理规定,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为符合条件的无人接驳车发放编码,允许不配备方向盘和驾驶位的载客类新产品在开放道路机动车道行驶。
什么样的无人接驳车可以在获得车辆编码后“持证上岗”?“车辆上路安全性和保障技术测试的全面性与针对性是我们重点考量的方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深入调研行业产品的基础上,按照车规级安全性要求,从基本要求、部件、配置、功能、性能、安全6大维度共30个细分项明确无人接驳车产品参数。为了有效保障技术测试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技术层面判定测试车辆在不同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能力,要求测试车辆通过封闭场地测试、仿真测试以及实验室测试三大类、共计115项测试项目。其中,从无人接驳车产品功用出发,就站点停靠、线路规划等特定场景作出针对性设计与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新产品上路管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制定了全流程管理体系。事前准入方面,在满足申请主体与测试车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要求必须配备车内驾驶人,并严格规范其作为驾驶人和管理员两方面职责;事中管理方面,通过有效执行备案机制、积分管理、清零机制等全方位的事中管理机制,深入保障测试车辆行驶安全;事后处理方面,借鉴先前的管理经验,明确事故责任认定以及交通违法处理方式,并对事故数据进行管理。
相关负责人说:“《管理细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智能网联无人接驳车场景的安全、高效落地,为未来无人化、商业化试点奠定基础,为行业创新管理提供北京经验,同时也是助力营造政策友好型营商环境的新举措。”
卢金曦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